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海洋学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利用电子探针等方法研究了青岛榴辉岩相变质古洋壳(蛇纹岩、C类榴辉岩和基性糜棱岩)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确定了它们为华南陆块与华北陆块拼合前的古洋壳,当其俯冲于华北陆块之下时在深部发生碱质交代及低温高压变质作用(C类榴辉岩相)。  相似文献   
2.
本文用电子探针分析了渤海地区一深120m钻孔中15个介形虫壳体的化学组成。结果表明,地层中介形虫的壳体成分主要为CaO(含量50.16—54.60%),其次为SrO、K_2O、NaO、SiO_2、MgO、Al_2O_3、FeO和MnO。在不同层位中,介形虫壳体成分的变化,反映了不同的沉积相。全新世介形虫壳体的化学成分与晚更新世介形虫壳体的化学成分相比较,除CaO降低外,其它化学成分增高。  相似文献   
3.
通过南黄海西北部灵山岛海区水下一柱长360cm钻孔的分析资料,根据有孔虫、介形虫及孢粉微体化石组合特征,得出自晚更新世以来,灵山岛海区经历了海进—海退—海进的古地理变化和寒冷—温冷—温和—温湿交替的古气候变化。  相似文献   
4.
依据渤海中、南部底质样品的分析资料,探讨该地区现代沉积中有孔虫的分布特征;结合聚类分析,讨论有孔虫动物群的组合分布与沉积环境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生物地球化学在海洋地质方面的应用已引起人们的重视,尤其是用生物骨骼化学组成进行古环境解释已成为古海洋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对取自渤海西岸434m一钻孔中21个层位的45个介形虫壳体,利用扫描电镜和能谱仪分析了壳体的Ca,Mg,K,Mn,Ti,Al,Fe,Ba,Sr,Si和Ga‰11种元素成分含量,并进行了两次分析对照检验,其标准误差小于2‰。分析结果表明,介形虫壳的元素成分主要是Ca,平均含量83.86%,其次是Si(4.34%),Al(4.38%),Mg(2.71%),Fe(1.53%);K  相似文献   
6.
利用x荧光定量光谱分析了胶莱盆地东南缘中生代青山组火山岩系18个样品的岩石化学和微量元素含量。利用岩石化学判别并结合邻区的构造地质背景,推断它们形成于中生代晚期陆间裂谷构造背景下的火山活动,是陆壳下部及上地幔部分熔融的产物,并阐述了中生代伸展构造在本区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作者对南极中山站外普里兹湾捞取的锚底样品(76°26′E,69°22′S)进行了矿物谱学和硅藻类研究。 1 矿物组成特点 样品全样X 荧光定量分析表明,其SiO_2=69.12%,TiO_2=0.05%,Al_2O_3=6.02%,FeO(全铁)=3.33%,MnO=0.02%,MgO=1.83%,CaO=6.60%,Na_2O=1.99%,K_2O=1.12%,S=1.25%。 利用红外光谱仪对底泥样品进行定性分析表明,胶体SiO_2(蛋白石类)超过70%,碳酸盐及长英质矿物30%左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