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海洋学   13篇
  2016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台湾海峡1997年夏季和1998年冬季两航次颗粒有机碳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1997~1998年台湾海峡两个航次的数据表明,颗粒有机碳(POC)的平均含量为0.120±0.009mg/dm3,表层POC浓度在夏季和冬季分别存在几个高值区。POC在随深度变化的剖面分布图中,最大值出现在10m层,底层水明显受再悬浮影响,这一剖面的变化规律普遍存在于整个海区及不同季节。夏季POC的深度变化幅度要显著大于冬季,这与垂直混合作用有关。POC与Chl-a相关性较差,暗示以Chl-a估算浮游植物的不确定性及POC产生及来源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2.
彭兴跃  陈钢 《台湾海峡》2000,19(4):454-459
为使浮游动物脂肪酸测定充分实现规范化及微量化,便于浮海动物自然生态及实验生态的研究,借助于毛细管气相色谱微量测定技术建立了浮游动物单个体或多个体样品测定的流程及技术,并实际测定了采自厦门附近海域的实际浮游动物样品中脂肪酸的含量。虽然这些数据来自几个甚至一个浮游动物样品,单个数据仍然显示充分的合理性及可靠性。这些数据显示出浮游动物不同种之间、游浮动物与浮流植物之间都有着明显的不同;同时,某些种之间或者某些样品之间又存在着各种的联系。这样,脂肪酸组成在化学分类学上的作用也得到了明显的体现。  相似文献   
3.
台湾海峡真光层有机碳动力学研究──DOC大幅度的日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4年8月和1995年2月在台湾海峡对DOC作定点连续观测,发现DOC日变化很大(2~4mg/dm3),且变化的幅度有季节差异和空间差异;DOC昼夜变化的总的规律是白天比晚上高,夜晚始终处于低值;依据DOC的昼夜变化可将DOC分为DOCnew和DOCold两部分;D0Cnew在真光层中快速地产生、消耗、再循环;DOCold则相对稳定,可从真光层底部输出;DOC的快速变化表明DOC的产生和被细菌消耗利用的速度都非常快.文中还尝试快速富丽叶变换(FFT)来分离引起DOC日变化的物理因子和生物因子,并依据实验结果讨论了初级生产力,微生物对DOC的利用,DOC输出生产力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采用离析的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研究福建九龙江河口北岸不同地段秋茄(Kandelia candel)成熟叶片的叶肉细胞大小和叶绿素含量与海水盐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叶肉细胞的大小和细胞内叶绿素含量与海水盐度的关系都呈倒“Z”字形,单位体积叶肉组织叶绿素含量与海水盐度的关系呈“N”字形。其中海水盐度为10时,秋茄单位体积叶肉组织叶绿素含量最高,细胞表面积、光合面积最大;海水盐度8~10时,随着盐度升高,单位体积叶肉组织叶绿素含量、细胞表面积向有利于提高光合强度方向发展;海水盐度在10~23时,随着盐度的升高,单位体积叶肉组织叶绿素含量、细胞表面积逐渐减小,朝提高抗盐性方向发展。从形态学的角度为阐明红树植物耐盐机理提供了资料。  相似文献   
5.
流式细胞仪样品流速的即时标定及误差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流式细胞仪是进行细胞生物学研究的重要仪器 ,在微型浮游生物的研究中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3] ,但流式细胞仪测定对进样体积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往往都有较高的要求。目前的几种商业化流式细胞仪 (如BeckmanCoulter的EPICSXL,BectonDickinson的FACSCALIBUR,BectonDickinson的LSR,Cytomation的MoFloBTA,Partec_PAS的Dako_GALAXY[4])采用的进样方式主要有两种 ,即针筒式进样和压力式进样。压力式进样是普遍采用的进样方式 ,…  相似文献   
6.
台湾海峡真光层有机碳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4年8月和1995年2月在台湾地DOC作定点连续观测,发现DOC日变化很大(2-4mg/dm^3),且变化的幅度有季节差异和空间差异;DOC昼夜变化的 规律是白天比晚上高,夜晚始终和于低值;依据DOC的昼夜变化可将DOC分为DOCnew和DOCold两部分;DOCnew在真光层中快速地产生、消耗、再循环;DOCold则相对稳定,可从真光层底部输出;DOC的快速变化表明DOC的产生和被细菌消耗  相似文献   
7.
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对厦门西海域2001年2~6月的浮游植物色素进行了测定,并首次运用CHEMTAX软件对该海域进行了浮游植物群落组成的分析,同时分析了环境因子对群落组成的作用.我们首先改进了RP-HPLC分离方案,分离的时间缩短了近1/3,达到了提高分离效率的目的.利用改进后的RP-HPLC方案进行色素分析显示,厦门西海域2001年2~6月期间,主要的特征色素是岩藻黄素(fucoxanthin)、19’-丁酰基氧化岩藻黄素(19’-butanoyloxyfucoxanthin)、19’-己酰基氧化岩藻黄素(19’-hexanoyloxyfucoxanthin)和多甲藻素(peridinin),月平均含量分别在267.824~655.076、20.118~126.764、65.693~214.115、26.955~203.927μg/m3的范围变动.CHEMTAX计算的结果进一步表明:硅藻是主要优势类群,其次是定鞭金藻和甲藻,分别占总生物量的36.14%~79.27%、4.50%~37.40%和4.83%~21.37%.总生物量从2月到6月呈增长趋势,温度是主要的决定因子.硅藻和定鞭金藻所占生物量的份额呈相反趋势变化,表明种间竞争也是重要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
毫克级微藻样品中脂肪酸的分离及测定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彭兴跃  王大志 《台湾海峡》1998,17(3):289-293
针对微藻样品颗粒小的特点,简化了微藻脂肪酸测定的步骤,使脂肪酸在分离的中间损失的可能性减小,有利于毫克级少量微藻样品的测定,对几种微藻样品的实测结果表明:即使1mg左右的微藻样吕也可有效地测出各饱和及不饱和的组份。本测定方法 为其它种类微量样品的脂肪酸测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设计了制作无氧水及溶解氧梯度水的装置,以研究溶解氧测定中溶解氧探头测定结果与经典滴定法测定结果的互校性、可靠性。结果表明,在从无氧水到18g/L(对一个大气压空气来说是过饱和)的氧含量范围内,这2种方法有很好的线性关系。但是,经典滴定法比溶解氧探头测定的值偏高,这是经典滴定法从采样固定到滴定整个非在线测定过程易于受各种干扰所体现的固有的缺点。特别是对于极度缺氧或无氧水样的测定,经典滴定法会得出偏高甚至错误的结论。因此作者推荐环境监测中溶解氧的测定采用溶解氧探头的测定数据.而滴定的方法可以采用无氧水对零点进行校正。  相似文献   
10.
以大亚湾和台湾海峡的实测数据为依据,认为培养过程中的搅动十分重要。对比^14C测定初级生产力的几种培养方法,结果表明,悬挂式现场培养法比较可靠,但其应用受到一定限制;旋转培养法与悬挂式现场培养法结果相近,又可在甲板上进行,值得推广;静置培养法由于培养过程中缺乏搅动,数据不稳,结果偏低,不宜采用。24h连续悬挂式现场培养法的结果及计算机对培养过程的模拟指出,新固定的碳可快速损失,因此培养时间不宜超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