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海洋学   9篇
  1993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国际海洋学考察理事会(ICES)、海洋研究科学委员会(SCOR)和国际海洋物理学协会(IAPSO)共同组成的“海洋学常用表和标准联合专家小组(JPOTS)”经过16年的努力,终于在1980年的锡德尼(加拿大)会议上,正式提出并通过了1978年实用盐标(PSS78)和1980年新的国际海水状态方程及其用表。上述四组织  相似文献   
2.
3.
1964—1983年西太平洋北赤道流的变化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据西太平洋七个经向剖面上北赤道流南北界面上20℃等温线深度差(ΔD),分析了西太平洋北赤道流的平均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并探讨了它与黑潮、北赤道逆流及埃尔尼诺之间的关系。各剖面上的ΔD平均变化曲线表明,西太平洋北赤道流平均强度自东向西增强。从ΔD距平值的时间经度剖面图中可以得出一些有趣的结果。例如,ΔD距平向西传播,并有与埃尔尼诺事件相一致的3—4年的变化周期;当日本南部黑潮大弯曲及埃尔尼诺事件发生时,西太平洋北赤道流强度均明显减弱;但对此两种不同的现象,北赤道流的减弱又有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联系1982~1983年El Nino事件期间的太平洋赤道潜流逆转事件,研究了1976~1977年和1986~1987年两个El Nino年中137°E和165°E断面上出现的相同现象。认为赤道潜流运动逆转并非1982~1983年El Nino期间的偶发事件。西太平洋赤道海域是监测赤道潜流变异及其与El Nino事件关系的关键地区。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历史资料,讨论了杭州湾南北岸潮差差异的原因。认为可将杭州湾分为两段,在金山卫以东湾区,科氏效应是造成此种差异的主要原因,在这里,潮波具有凯尔文波性质,并给出了一个联系两岸潮位(从而潮差)的关系式;而在金山卫断面以西湾区,地形因素是潮波形变的主要原因。乍浦南岸的大片滩地使潮汐特性复杂化。  相似文献   
6.
样条(Spline)函数方法是1946年由Schoenberg提出的,但直至六十年代才引起广泛重视。七十年代以来,样条函数方法不仅已应用于飞机、船舶、汽车外型等所谓“雕塑部件“的设计,而且在有限元的模型函数构造和数据处理系统中都得到了广泛地应用。近年来,某些海洋国家也使用样条函数方法来处理调查资料,如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NOAA)  相似文献   
7.
本文将相似理论应用于暖季混合层(温跃层)深度的预报。假设作用过程是非平流和非扩散的。所使用的参数是风、科氏参数、热膨胀系数和混合层内的热储量,在预报模式中应用了Kitaigorodsii的普遍函数概念。最终的预报模式主要包括两个方程,方程中的系数是由1975-1981年暖季东海的实测资料确定的。在东海的两个特点海域中进行的试验证明预报模式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8.
西边界流在陆架边缘上的锋面涡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墨西哥湾流在流经乔治亚陆架时所产生的一种特殊的流动形态——锋面涡旋(frontal eddy)的特征及其模式,兼述黑潮在流经东海陆架时所观测到的类似现象。  相似文献   
9.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而能源消耗也与日俱增。因此,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已成为世界范围的重大课题。 在海洋能源的开发研究方面,近年来有了较大进展。主要有三类:一是海底矿藏的开发,如石油;二是利用海水的显能,如波浪、潮汐和海流发电等;三是利用海水的潜能,如海水温差发电和浓(度)差发电等。 实验证明,标准海水对淡水的渗透压是24.8个大气压。所谓海水浓差发电就是利用咸淡水之间的这个渗透压使水轮机旋转而发电。目前,浓差发电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