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地质学   8篇
海洋学   4篇
  2006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庆余  盛国英 《沉积学报》1995,13(A01):118-123
采用气相色谱和色谱-质谱联用仪对枯草杆菌游离烃类及热解烃类进行了分析。枯草杆菌热解产气率较高,正异构比值较低,乙烷乙烯比值较高。热解作用使氯仿抽提物含量大幅度提高,达热解前的10.74倍。枯草杆菌游离烷烃以正烷烃为主,主峰为正二十七烷,碳数分布范围为C16-C30。  相似文献   
2.
培养海洋微藻Isochrysis galbana生产EPA和DHA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某些海洋鱼油是EPA(廿碳五烯酸)和DHA(廿 二碳六烯酸)等ω-3多不饱和脂肪酸(ω-3PUFA)的主要来源。由于鱼油资源有限,且鱼油中ω-3PUFA的构成和含量随鱼的种类、季节、地理位置等不同而变化,利用海洋鱼油来生产ω-3PUFA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另外,利用鱼油生产的EPA和DHA产品带有无法去除的鱼腥味,大大影响了产品的质量。随着人类对自身健康要求的提高,人们对这两种具有良好生理效果的脂肪酸的需求越来越多,仅仅依靠原有的鱼油资源已无法满足日益扩大的市场需求,开发EPA和DHA新生物资源已…  相似文献   
3.
从颗石藻、球等辫金藻300℃热模拟产物中检测出长侧链正烷基二氢化茚、烷基噻吩类化合物。二氢化茚类化合物碳数分布范围为C13 ̄C25,nC14烷基二氢化茚的相对含量最高,没检测到茚类化合物,说明二氢化茚和茚可以源自不同的先质,生活于咸水环境的低等生物是二氢化茚类化合物的母质之一。在300℃热解产物中检测出以m/z111和125为基峰的两个系列的长侧链烷基噻吩,表明在中-高盐度环境下,藻类将无机硫转化  相似文献   
4.
海相优质烃源岩发育的主要影响因素及沉积环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对海洋生物、现代海洋沉积和古代海相地层中有机质含量分布特征和实验室模拟实验的结果表明,水体中高生物生产率是海相环境形成富有机质沉积的关键因素;沉积和早期成岩作用期间水体的相对还原环境是有机质富集保存的有利条件;海底深部流体的活动是造成富有机质沉积的不可忽视的因素;沉积速率是影响海相沉积有机质富集的主要因素。现有研究表明,在海相盆地中最有利形成优质烃源岩的沉积环境主要有欠补偿浅水—深水盆地、台缘斜坡、半闭塞—闭塞欠补偿海湾和蒸发潟湖。  相似文献   
5.
室内外培养海洋单细胞微藻的生长及生化组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现有的螺旋灌培养基地,初步尝试了对海洋单细胞微藻(球等鞭金藻Isochrysis galbana)的大规模室外培养,研究了藻细胞在室内外不同培养条件下的生长规律,并对其生化成分进行了分析,发现实验藻种对培养条件表现出一定的适应性。在室外条件下,细胞内脂类、蛋白质的含量都有较大的下降,分别从细胞干后的17.045%和4.412%下降为9.746%和2.254%。与此同时,细胞内糖类含量却大大增加  相似文献   
6.
细菌降解前后小球藻热模拟生成的气、油和类干酪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比研究了枯草杆菌降解作用前后小球藻热模拟生成的气、油和类干酪根的特征。经细菌降解作用后,小球藻热解产气率提高了2.09倍,热解产气组分中烃气/非烃气比值提高了一倍。蛋白质可能是小球藻热模拟产气的重要分子来源。细菌的降解作用对于早期成因的生物气或生物热催化气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细菌降解作用可提高小球藻细胞的粗脂肪(氯仿沥青"A")含量,而类脂化合物是藻细胞热解产生烷烃的主要分子来源,因此,经细菌降解的藻细胞热解后具较高的烷烃产量。类干酪根分析结果表明,细菌降解的藻细胞在热解时更易凝胶化;细菌降解作用有利于藻细胞进入热演化生烃期,并有利于提高藻细胞的产烃性能和潜力。  相似文献   
7.
藻类生物化学成分差异对其热解生烃产率和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藻类生物化学成分差异对其热解生烃产率和特征的影响吴庆余,章冰,盛国英,傅家谟(南京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南京210093)(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州510640)关键词藻类热模拟成烃,生物化学降解,有机地球化学浮游藻类生物的热降解模拟实验和...  相似文献   
8.
海相碳酸盐岩优质烃源岩发育的主要影响因素   总被引:30,自引:4,他引:26  
我国近3×106km2的海相碳酸盐岩分布区长期被认为是潜在的油气勘探区,近年来虽然我国在海相碳酸盐岩地层的油气勘探有了一些突破,但与广泛分布的海相碳酸盐岩区相比,取得的成果还不令人满意。其关键问题是海相碳酸盐岩沉积盆地优质烃源岩发育相带不明,控制优质烃源岩发育的主要因素不清。本文根据海洋生物、现代海洋沉积和古代海相地层中有机质含量分布特征和实验室模拟实验结果,提出影响海相沉积有机质富集的主要因素有:沉积物形成时水体中生物生产率、沉积速率、沉积阶段及早期成岩作用阶段的氧化还原环境、海底深部流体作用等。其中,水体中高生物生产率是海相环境形成富有机质沉积的关键因素,沉积阶段和早期成岩作用阶段水体的相对还原环境有利于有机质富集保存,海底深部流体的活动是形成富集有机质沉积的不可忽视的因素。沉积速率是影响海相沉积有机质富集的主要因素,适当的沉积速率是海相沉积富集的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9.
室内外培养海洋单细胞微藻的生长及生化组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现有的螺旋藻培养基地 ,初步尝试了对海洋单细胞微藻(球等鞭金藻Isochrysisgalbana)的大规模室外培养 ,研究了藻细胞在室内外不同培养条件下的生长规律 ,并对其生化成分进行了分析 ,发现实验藻种对培养条件表现出一定的适应性。在室外条件下 ,细胞内脂类、蛋白质的含量都有较大的下降 ,分别从细胞干重的17.045%和4.412%下降为9.746%和2.254 %。与此同时 ,细胞内糖类含量却大大增加 ,高达干重的30.067 % ,比室内培养增加了25.08 % ,且是所有组分中最高的。室外培养细胞内灰分的含量也高于室内。  相似文献   
10.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carbon isotopic values of individual n-alkanes in pyrolysates of algae,which are widely spread in marine and lacustrine environments.The carbon isotopic values of n-alkanes originated from different algal precursors vary greatly,and those of n-alka nes orginated from C.protothecoides,S.sp PCC 6803 and I.Galbana are even heavier than from higher plants,n-alkanes with different carbon numers derived from the sme organism may stem from different biomacromolecules.The dominant product nC31 diene yielded at 300℃ or lower temperature also is different from n-alkanes yielded at the same thermal evolution phase with respect to their origin.The catalysis of mineral components in limestone may lead to a lighter carbon isotope composition of n-alkan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