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地质学   6篇
海洋学   1篇
  2023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福建花岗岩类微量元素的某些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是根据定量分析成果,对27种微量元素应用数理统计、R型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数学地质方法,总结我省花岗岩类微量元素的某些地球化学特征:花岗岩类微量元素的丰度及其分布特征(标准差、变异系数、偏倚系教、峰凸系数),元素间的组合规律,微量元素与岩石化学成分特定的内在联系,元素的富集或成矿与元素的丰度和赋存状态的关系,成矿元素的空间分布与区域构造背景和花岗岩成因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闽南区域地壳稳定性分区及其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金全 《福建地质》1995,14(2):139-143
通过一系列区域地壳稳定性背景资料的分析,以地壳结构、深断裂、活动断裂、第四纪升降速率、大地热流值、布格异常梯度、地壳应变能量、地震最大震级、基本烈度等综合指标,将闽南区域的地壳稳定性,自西而东划分为稳定区、基本稳定区和次稳定区。  相似文献   
3.
福建省晶洞(钾长)花岗岩一般特征及成因初步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晶洞(钾长)花岗岩是一种较特殊的岩石,在地貌上形成陡峻的正地形,石林、孤峰、陡崖发育(图版1)。早在1964年王宠教授对福州鼓山一带的晶洞(钾长)花岗岩曾进行过较详细的研究,1∶20万区测总结过程中发现其具有独特的分布规律和某些独特的特点,这种类型的花岗岩在南岭其他地区至今尚未见有报导。由于它是处于我国东南沿海特定  相似文献   
4.
5.
刘金全  何乃清 《福建地质》1995,14(4):257-262
根据地质结构、遥感解译、物探、微震观测、地震硅热流值等资料分析,确定厦门岛属于较稳定地块-安全岛;由于断裂活动性,新构造运动、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和地貌单元等特征的差异,可进一步划分为4个稳定性亚区。  相似文献   
6.
通过港区基底岩石地质构造、第四纪沉积、地壳升降活动和断裂活动性等特征的分析,论述港断陷海湾形成发展的过程,总结了港区由上新世、更新世断裂复活港湾雏形阶段→全新世断陷发展阶段→近代成型稳定阶段的基本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7.
漂浮式海上风电工程设计对波浪参数等必要环境参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针对福建南日漂浮式海上风电场海域建立了高分辨率的海浪-海流耦合数值模型,研究海上风电场区水位和海流对海浪的影响。模拟结果显示,耦合模式所得有效波高更加准确,可以体现水位和流速变化对波高的影响。通过分析台风过程中的浪流耦合作用对海浪模拟结果的影响发现,浪流耦合作用对最大有效波高的影响空间分布差异明显,1307号、1319号、0908号和1617号四次台风过程中,耦合作用对工程区域最大有效波高的影响可达-1.0~1.0 m。对单点的模拟结果分析发现,流向和浪向同向时对浪高有削弱作用,反向时对浪高有增强作用。此外,浪流耦合作用对波向和谱峰周期也有明显的影响,在1319号台风过程中,波向变化可达20°,谱峰周期变化可达2 s。本文论证了采用海浪-海流耦合模式在重现海浪极值中的重要性,对海上工程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