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地质学   2篇
海洋学   2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在井约束的随机反演过程中,通常利用单一测井曲线来指示储层,这种方法使用的曲线类型单一,不能完整地反映储层特征。因此,提出利用多种测井曲线来重构一种更接近储层真实特性的曲线,相比较伽马、中子等曲线而言,重构后的曲线与波阻抗具有更好的相关性,反演出来的岩性剖面更加真实。针对D区实际资料,利用曲线重构反演技术进行目标区储层预测,取得了相对常规单一曲线岩性反演更好的效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在利用地震属性进行储层预测的过程中,由于地震数据受地下断裂或裂缝的影响,高频信息部分振幅损失严重,使得储层预测结果经常不能与真实储层的发育情况相吻合。提出利用地震数据的低频部分提取属性来预测储层,无论是在理论数据的试算还是在实际地震资料的应用中,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指导了地震解释工作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3.
裂缝储层预测是当前国内外油气勘探中的重点和难点,而裂缝储层预测最关键的问题是裂缝发育带的检测。基于qp 波、qsh 波、qsv 波的衰减系数对裂缝发育带的检测,利用Hudson 理论模型经数值计算,分别研究了裂缝密度、入射角及频率对qp 波、qsh 波、qsv 波衰减系数的影响。理论模型试算表明,频率和裂缝密度是影响衰减系数的主要参数,而裂缝中充填物不同时,衰减系数也表现出很大的差异,这为利用qp 波、qsh 波、qsv 波衰减属性检测裂缝发育带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CFP技术层间多次波预测及Curvelet域相减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常规表面有关多次波压制(SRME)方法的基础上,利用共聚焦点(CFP)道集代替SRME方法中的炮集记录,对基于CFP技术的层间多次波压制方法进行了研究。通过在理论数据中加入噪声,验证了该方法具有一定的抗噪能力。利用切除处理后的CFP道集代替炮记录,能够很好地预测出与目标界面相关的层间多次波。在匹配相减的处理过程中,分别采用常规的相减法和Curvelet阈值减去法。通过2种方法的相减效果对比可以看出,在Curvelet域实现多次波的减去较常规减去法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