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海洋学   14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江蓠的生活史为同形的单倍雌、雄配子体和双倍果孢子体,以及双倍四分孢子体相互交替(Kim,1970),属于典型的多管藻型(Oga-ta,1972)。其中,除果孢子体寄生在雌配子体上外,雌、雄配子体和四分孢子体都是独立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用春季营养枝和秋季营养枝在人工筏上分苗栽培的结果。试验结果表明,在人工筏上,用秋季营养枝分苗可以减少冬季低温和干出时间长给真江蓠Gracilaria asiatica带来的不利影响,藻体保持缓慢的生长,第二年春天水温回升时,生长起步早,起到了冬季保苗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温度对真江蓠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真江蓠(Gracilaria asiatica Zhang & Xia)在我国分布较广,是制造琼胶的重要原藻。本试验通过不同温度下的培养研究,了解到真江蓠生长发育的温度范围和生长适温,对自然海区生长幼苗的三个途径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4.
温度对细基江蓠繁枝变型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细基江蓠繁枝变型是海南岛当地居民的主要栽培种。本文报道了用切枝培养的方法、研究这种江蓠在不同温度下的生长情况。研究结果表明,细基江蓠繁枝变型的生长适温为15—30℃,最适为22.5℃。文章对这种江蓠的耐高温习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实验用切枝培养的方法,研究了主枝不同部位的生长,以顶枝生长最快,基部生长最慢。实验结果还表明,切下的枝段生长有极性。文章还对切枝培养方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温度对条斑紫菜丝状体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条斑紫菜(Porphyra yezoensis Ueda)是我国北方紫菜种类中的主要人工养殖对象。要开展这种紫菜的人工养殖,首先必须培养好其丝状体,以便适时得到大量壳孢子,满足人工采苗的要求。因此,了解丝状体的生长发育同环境条件的关系,对培养好丝状体是非常必要的。 温度是影响丝状体生长发育的一个重要环境因子。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工作,过去已有  相似文献   
7.
移植大叶藻提高池养对虾产量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实验首次用移植的方法在虾池内栽培大叶藻。结果表明,大叶藻可以净化虾池水质,改善虾池底质条件,丰富了饵料生物,促进了对虾的生长,提高了产量,每亩虾池的产量提高26.6%,纯利润提高190.5%。文章讨论了提高产量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本文讨论了温度对真江蓠Graciilaria asiatica Zhang and Xia幼苗早期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孢子在5—30℃的范围内均可萌发,以15—20℃为宜。“半球状体”和盘状体时期的适温范围为15—25℃。在25—30℃条件下,盘状体直径生长快。在不同光强条件下,盘状体生长仍遵循温度愈高生长愈快的规律。试验表明,在青岛地区江蓠人工育苗,适宜采苗时间在6月下旬—7月下旬和9—10月。  相似文献   
9.
温度对条斑紫菜壳孢子和单孢子附着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紫菜的全人工采苗过程中,壳孢子的放散,和附着到养殖网帘上的这段采苗过程,都是在室内水池中进行的。但壳孢子能否很好地附着到网帘上,总是受到水池中的各种因素的影响,除了必须有适宜的光照强度,以及将池水充分搅动以外,池水的温度也是影响壳孢子附着的一个重要因子。在每年的条斑紫菜生产性采苗过程中,一般到了采苗季节,都能够比较顺利地按预期的  相似文献   
10.
任国忠 《海洋科学》1991,15(2):16-16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在室內大水槽培育大叶藻幼苗吋发现,大叶藻在夏季水温超过28℃时仍正常存活;海区的观察也证明,自然海区生长的大叶藻植株在夏季高温期仍生长正常。大叶藻(Zostera marina)为海草的一种,可以靠地下茎的营养繁殖不断长出新植株,因而能在山东省沿海一些泥沙底质的海区形成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