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4篇
测绘学   2篇
地球物理   12篇
地质学   16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An oil spill-food chain interaction model, composed of a multiphase oil spill model (MOSM) and a food chain model, has been developed to assess the probable impacts of oil spills on several key marine organisms (phytoplankton, zooplankton, small fish, large fish and benthic invertebrates). The MOSM predicts oil slick thickness on the water surface; dissolved, emulsified and particulate oil concentrations in the water column; and dissolved and particulate oil concentrations in bed sediments. This model is used to predict the fate of oil spills and transport with respect to specific organic compounds, while the food chain model addresses the uptake of toxicant by marine organisms. The oil spill-food chain interaction model can be used to assess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s of oil spills in marine ecosystems. The model is applied to the recent Evoikos-Orapin Global oil spill that occurred in the Singapore Strait.  相似文献   
3.
A drift and pumpback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in a brackish water sandfill. The sandfill was reclaimed from the sea in the eastern part of Singapore and contains sands with low organic and clay/silt contents. The high salinity in the ground water precludes the use of chloride and bromide as tracers in such an environment, and a field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to assess the viability of using fluorescein as a tracer in brackish water aquifers. Nitrate was used as a second tracer to serve as a check. Initial laboratory studies showed that fluorescence was unaffected over the range of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and pH of the ground water. Results from the field experiment show that fluorescein appears to behave conservatively.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针对碳酸盐岩裂缝型储层的裂缝识别和类型判别方法:在对常规测井曲线进行小波多尺度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求取剩余曲线变化率,以消除岩性对测井曲线的影响,突出裂缝信号,提高常规测井对裂缝的分辨率;以岩心描述和成像测井所识别的裂缝类型为样本,以多测井参数为变量,运用主成分分析和Fisher判别等方法,建立裂缝类型的判别模型。此方法应用于胜利油区F潜山碳酸盐岩储层的裂缝类型判别,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湖相泥页岩基质储层是中国页岩油赋存的主要载体,相对于夹层型和裂缝型储层更难被压裂改造和实现工业开发,因而压裂层位的选择至关重要. 本文以松辽盆地三肇凹陷松页油3井为例,建立了一套湖相泥页岩基质储层直井压裂选层方法. 通过录井、测井解释优选出青山口组一段中的I类页岩油层,对I类页岩油层的电性、物性、含油气性、烃源岩性、脆性、可压性6项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基于上述6项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对所有I类页岩油层进行综合排序,确定了27、25和23号层为最有利页岩油层. 松页油3井针对上述页岩油层进行了压裂试油,实现了三肇凹陷页岩油工业油流突破,证实选层方法可行有效,可推广应用于湖相基质型页岩油的甜点层优选和水平井部署.  相似文献   
6.
调节水库的选择是决定工程能否发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主要条件,本文从库坝区工程地质条件、坝基地质问题等方面,并结合工程安全、施工条件等,对拟选调节水库方案一、方案二进行了分析,确定方案二为调节水库坝址。  相似文献   
7.
古城低凸起是塔里木盆地东部地区的重要勘探领域,古城6、8、9井的相继成功证实了其良好的勘探前景。塔里木盆地多年勘探实践表明,断裂对储层的形成和成藏有着重要的控制作用,对于油气发现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立足于本区二、三维地震资料,从分析断裂剖面的几何特征入手,建立了古-中生代的断裂发育样式,结合多窗口倾角扫描技术识别了隐蔽走滑断裂的平面特征,系统剖析了不同演化阶段断裂的变形机制,详细研究了构造演化对油气成藏的影响。研究表明:古城地区主要发育7类不同断层的构造样式,包括张性正断层、张扭性负花状构造、正"Y"字形构造、反"Y"字形构造、压扭性正花状构造、近直立的共轭走滑断层及张扭性走滑正断层;平面上主要发育NW向、NE向和NNE向3个方向的断裂。根据断裂的几何要素和动力特征,将断裂活动期次分为早加里东期、中加里东期、晚加里东-早海西期和印支-燕山期。其中:中加里东期断层奠定了本区堑垒相间的构造格局,是油气和下部流体向上运移重要通道;印支-燕山期形成的"羽状"断裂带是晚加里东-早海西期断裂再次活化形成的,距离其在3.0 km以内的井普遍钻探效果较差,对成藏有着重要的破坏作用。  相似文献   
8.
一、现阶段我国自然资源特点 我国自然资源及其利用的基本特征是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少.资源利用率低且浪费严重。我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6%的水资源、4%的森林、1.8%的石油、0.7%的天然气、不足9%的铁矿石、不足5%的铜矿和不足2%的铝土矿,养活着占世界22%的人口。大多数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2,我国占有的煤、油、天然气人均资源只及世界人均水平的55%、11%和4%。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信息的进步,我国工程地质勘察工作也在持续健全。通常情况下,工程地质勘察质量受水文地质危害的影响,若是想要提升工程地质勘察质量,则需要全面分析工程区域的水文地质情况,保证工作人员能够了解建筑工程区域的水文地质状况。此篇文章主要分析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危害,同时总结出水文地质危害的有效解决措施,希望对广大同行在工作中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同非洲和亚马逊河盆地的古老地盾区的雨林相比,东南亚地区的雨林以起伏大,活动的构造作用和火山作用为特征。这些特征与热带暴雨一起导致本区的主要河流成为世界上泥沙输出量最大的河流之一。即使是在仅仅中等起伏的地区,较小的小溪和河流也具有粗沙与砾石河床。频率繁的热带暴雨使这些沉积物移动并很快地以悬浮方式冲刷河床上细砂,粉砂和粘土在这过程中,细颗粒的重矿物如Au和锡石滞后并在河床上堆积下来。因为较细的轻矿颗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