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测绘学   6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30篇
地质学   31篇
海洋学   5篇
天文学   7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The paper reports the use of Australian Resources Information System to calculate two proximate populations (people living within (i) 150 and (ii) 500 km) for the centroids of each of 3,000 half by half degree geodetic grid cells covering Australia. The use of proximate population data is exemplified by computing a map of the eighteen regions collectively containing a maximum fraction of the Australian population." The data used are from the 1981 census.  相似文献   
2.
中大西洋洋脊的黑烟囱,块状硫化物和火山口生物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3.
国际地科联(IUGS)岩石系统分类学委员会(CSP)负责协调统一国际上关于岩石分类命名的工作。将不同国家用不同语言对同种岩石有明显差别的命名统一起来是必要的。IUGS在国际标准方面所取得的最出色成果之一即是由CSP提出的现已广泛接受的侵入岩和火山岩矿物成分分类。  相似文献   
4.
5.
6.
石英在金矿床中的重要性是众所周知的,对石英含金性的评价乃是当前各产金国家的重点科研课题。随着找矿难度的提高,解决这方面的问题更显得迫切。由于矿床学成矿理论的不断发展,热液型金矿床已可详细地划分为岩浆热液、变质热液、混合岩化热液和渗流热卤水热液型金矿床等,而区分这些不同类型热液金矿床的矿物学标志尚有待研究。作者对我国陕西某“卡林型”金矿床(沉积岩中浸染型金矿床)中的石英进行了初步的矿物学研究,可为石英含金性评价问题和热液金矿床类型详细划分的鉴别标志问题提供一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7.
8.
元古界铁氧化物Cu-U-Au-REE矿床的构造背景和矿物成分的多变性以及独特的形成深度,导致对其成因模式有不同的认识。本文研究表明,属该矿床类型的南澳大利亚EmmieBluff铁氧化物矿床明显为热液成因,宏观、微观上均表面出叠加关系。其形成主要分两阶段,第一阶段形成富磁铁矿矿石,与源于中元古化长英质主要侵入事件的高温流体有关,随后的富赤铁矿矿化则与低温流体有关。全岩稳定同位素分析结果支持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热带气旋运动(TCM-93)小型外场试验期间两次飞行研究了镶嵌在台风Robyn环流中的一个中尺度对流系统(MCS)。此MCS最初形成在台风中心北面,但通过位于Robyn与北侧的副热带高压脊之间的强盛中层偏东风很快向西平流移动。与MCS出现的同时,台风由向西西北移动转为向北缓慢移动。本文研究MCS的结构以便分析台风Robyn移动的改变是否与MCS的对流层中层涡旋环流有关。  相似文献   
10.
We observe G117-B15A, the most precise optical clock known, to measure the rate of change of the main pulsation period of this blue-edge DAV white dwarf. Even though the obtained value is only within 1 sigma, P&d2;=&parl0;2.3+/-1.4&parr0;x10-15 s s-1, it is already constraining the evolutionary timescale of this cooling white dwarf sta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