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5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63篇
地球物理   8篇
地质学   23篇
海洋学   2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8篇
自然地理   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叠纪末的印支运动使鄂尔多斯盆地整体抬升,上三叠统延长组顶部遭受到强烈风化及河流侵蚀等地质作用,形成水系广布、沟壑纵横、丘陵起伏的古地貌景观。通过对下侏罗统延安组延10油层组和富县组地层等厚图及延长组顶面起伏图的编绘,基本恢复了前侏罗纪古地貌形态,并将其划分为河谷、斜坡、阶地、高地、平原和潜丘6种古地貌单元。该种古地貌景观严格控制了下侏罗统富县组及延安组下部的沉积相类型、相带展布及压实披盖构造的形成。古河谷的下切作用不仅使延安组下部与油源层的接触距离缩短,又为油气运移提供了良好的通道,如遇到有利的储集体与背斜、鼻隆等构造,即可有机配置、富集成藏;同时地层水特征表明斜坡带保存条件最好。指出前侏罗纪古地貌斜坡带上的坡嘴、阶地及潜丘是勘探延安组下部油藏的有利地带。  相似文献   
2.
In engineering practice, a rapid loading rate can result in ground failure when the strength of soft soils is relatively low, and a multistage loading scheme is always utilized to deal with this situation. Firstly, under a multistage load and the continuous drainage boundary, an analytical solution of excess pore-water pressure and consolidation degree is obtained by virtue of the superposition formula of excess pore-water pressure, and a more general continuous drainage boundary under arbitrary time-dependent load is developed. Then, a comparison with existing analytical solutions is conducted to verify the present solution. A preliminary attempt on applying the continuous drainage boundary into the finite element model is made, and the feasibility of the numerical model for the one-dimensional consolidation under the continuous drainage boundary is verified by comparing the results calculated by FEM with that from present analytical solution. Finally, the consolidation behavior of soil is investigated in detail for different int erface parameters or loading scheme. The results show that, in land reclamation projects, a horizontal drain should be placed close to the boundary with a smaller interface parameter to improve the consolidation efficiency. The degree of consolidation is also related to the applied time-dependent load and interface parameters.  相似文献   
3.
王博妮  濮梅娟  田力  张振东  吴建军 《气象》2016,42(2):192-202
文章对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期间发生于江苏省沿海高速公路的浓雾过程(能见度0.5 km)进行统计分析,探讨了低能见度浓雾的气候特征、气象要素变化以及主要环流形势背景。研究结果表明:(1)低能见度浓雾月分布次数有显著差异,3-6月、12月至次年2月雾发生次数最高,春、冬季高于夏、秋季;03:00-05:00为低能见度生成的高峰时段,08:00左右为消散峰值时段。(2)能见度低于0.5 km后,如果相对湿度继续增大到97%左右、温度处于0~4℃、风速在0~2 m·s~(-1)、风向在ENE-SSE,能见度可能继续下降到0.2 km以下。(3)对150366个样本的环流背景统计分析表明,中北部路段的低能见度天气大多数是由锋前雾引起的,主要出现在中低层暖区域内,地面为冷锋前部弱气压场的环流条件下。全路段大面积低能见度天气由辐射雾和平流雾造成,辐射雾天气形势主要是高层为下沉气流,配合地面受弱高压或高压南下;平流雾出现在中低层暖性系统,地面位于入海高压后部或低压倒槽东侧,低层盛行偏东风或东南风。(4)"象鼻型"先期振荡现象适用于沿海高速公路低能见度预报过程,尤其对能见度稳定维持0.2 km以下的浓雾过程有很好的预警和监测作用。  相似文献   
4.
地面中—β尺度强锋区激发的特大暴雨过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受0012号台风(派比安)外围影响,2000年8月30日02时至31日08时,在江苏省东北部发生了一次具有局域性、突发性、高强度、超历史、灾情重等特征的特大暴雨,分析研究发现,在台风外围第二象限,江苏东北部地面存在中-β尺度的能量锋区,此能量锋区是构成产生、维持特大暴雨的中-β尺度的天气系统。利用锋生函数对此能量锋区的发生发展进行诊断,结果表明,锋生函数的变形项起了决定性作用,辐合项也有较明显的贡献,非绝热加热在锋生初期有作用,但对锋区的维持,其贡献并不明显,进一步用二维中尺度方程对锋区进行数值模拟,结果显示,在能量锋附近驱动产生了涡旋,在涡旋上升支,将高能区的暖湿空气向上输送而成云致雨,在涡旋下沉支,通过下沉气流使雨迅速下落,同时拖曳冷空气使地面降温,使得锋区维持和加强,致使雨强增幅,综合分析表明,中-β尺度能量锋区形成以后,通过锋区附近的中-β尺度的辐合线,中低压,中高压以及锋区附近驱动的扰动涡旋等中-β尺度的天气系统间的相互作用,导致了这次江苏省东北部高强度的特大暴雨。  相似文献   
5.
盐城市发生大暴雨的天气类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按500 hPa形势,盐城市大暴雨的天气类型可划分为台风型和副高边缘型两大类。发生大暴雨时一般副高较强,高空有低槽或切变线,有明显的冷暖气流辐合区。系统深厚,高、中、低层配合较好。地面天气系统主要有冷锋、静止锋、气旋、低压倒槽。  相似文献   
6.
旅游地快速交通优势度与旅游流强度的空间耦合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以典型旅游地—云南省为研究案例,以高德交通大数据、统计数据等多源数据为基础,依据“路网及站点密度+通行规模+通行功能+区位优势度+换乘便捷度”的思路,构建快速交通优势度模型;基于旅游流“规模→消费→效益→效应”的历时性维度构建旅游流强度模型;采用加权TOPSIS法对二者评价值进行测算,并运用耦合四象限模型对两者耦合类型进行划分。结果发现:① 快速交通与旅游流耦合存在显著空间差异性。昆明、红河和丽江呈现良性耦合协调,耦合类型表现为“高旅游流-高快速交通优势”,而旅游化水平低、远离交通枢纽和主要交通干线的边缘地区,旅游流与快速交通耦合效应则表现为“低旅游流-低快速交通优势”。② 快速交通优势度与旅游流强度呈正相关关系,不同快速交通方式与旅游流强度的拟合优度表现为“航空运输>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的特征。③ 云南省快速交通优势度与旅游流强度耦合水平总体偏低,快速交通发展的主导模式为协调互补模式,且缘于快速交通的“时间-空间收敛”效应和“组织-空间协同”效应,快速交通组合类型多样化与旅游流强度存在正相关关系。不同快速交通发展模式对旅游流强度的贡献效应表现出“多元共生模式>协调互补模式>单类孤立模式>低速交通维持模式”的特征。  相似文献   
7.
新驿煤矿下组煤矿井涌水量预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系统收集水文地质资料的基础上,运用"大井法"和水文地质比拟法对开采16煤的涌水量进行了预测,利用突水系数法,对八采区16煤底板奥灰突水危险性进行了评价,得出了突水系数分区图。经综合分析对比,采用大井法的预测结果:即开采16煤正常涌水量为482m3/h,最大涌水量为540m3/h;奥灰突水量初期为1 083~10 640m3/h,一般为660~4470m3/h;如对奥灰采取疏排降压方案,疏降排水量预计为770m3/h。此结果可作为矿井回采阶段防治水设计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持续拉伸型中尺度对流系统发生发展与江苏暴雨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利用自动气象站、卫星探测资料,NCEP/NCAR 1°×1°再分析资料等,从环流特征,动力、热力和水汽条件等对发生在江苏地区的两次梅汛期大暴雨过程的中尺度对流云团的发生、发展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这两次中尺度对流云团中均存在持续伸长型的中尺度对流系统(PECS),大暴雨区与TBB<-70 ℃区域有较好的对应关系,有利的环境场形成的高空辐散、低空辐合和强烈的上升运动是PECS发生发展的重要条件。PECS云团处于200 hPa高空急流入口区右侧、西南低空急流左侧(切变线南侧),呈西南—东北向线状排列,低层暖湿不稳定气流诱发中尺度云团的产生,气旋性涡度场对积云对流活动具有组织和增强作用。当正涡度向垂直方向发展时,附近产生强烈的垂直上升运动,对应着中尺度PECS云团的强烈发展。强烈的对流不稳定有利于中尺度对流系统的发展,也有利于触发暴雨产生。  相似文献   
9.
登陆台风变性过程的物理机制分析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0509号台风“Matsa”和0712号台风“Wipha”,均在中国大陆发生变性成为温带气旋。但前者变性后再度加强,后者变性后减弱消亡。用日本JRA25再分析资料,对其变性过程对比分析。表明:“Matsa”和“Wipha”均是在登陆后北上与中高纬西风槽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受到冷空气入侵后变性,从垂直对称分布演变为倾斜的非对称分布,且在北上过程中与中纬度高空锋区作用,但“Matsa”中心嵌入中纬度高空锋区,有再加强过程;而“Wipha”仅外围环流与锋区接触,中心未进入锋区,无再加强过程。通过对大气稳定度和垂直螺旋度等进一步分析表明:“Matsa”变性过程是系统性冷空气的南侵,而Wipha的变性只有弱冷空气的入侵;台风中心所在的垂直涡度ζp的增长大值区是否落在△θe<0的大气对流性不稳定的区域内,对台风变性后是否再加强有一定影响。此外,垂直螺旋度的高低空配置及正涡度柱与上升运动的相互配合是使台风变性加强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影响卢氏县的气象灾害防御措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影响卢氏山区的气象灾害有暴雨、暴雪、寒潮、大风、高温、干旱、雷电、冰雹、大雾、道路积冰等.其中暴雨、冰雹出现频率较高,且危害最大.为防御气象灾害,气象部门应提高灾害性天气预报准确率;政府及有关单位要及时把灾害性天气预报信息通过各种渠道,及时传播至千家万户;加强防灾减灾宣传,提高民众自救能力;建立和完善灾害性天气预警应急预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