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9篇
地质学   22篇
综合类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Fracture-cavity reservoirs can be described in terms of storage space, filling materials and distribution, however, characterizing these variables remains a challenge. In this study, a method was developed to characterize complex reservoirs by integrating outcrop, core, well log, and seismic data from the Tahe oilfield. Outcrop analogs were used to identify and qualitatively analyze the genesis of different reservoir spaces. Cores, well logs, and seismic data were used to identify different types of reservoir space in the subsurface, to describe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to establish the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fracture-cavity reservoirs. Clastic sediments, collapse breccia, and chemical fillings were described from the cores and used to assess porosity and permeability. On the basis of the results, a three-dimensional geological model was constructed incorporating a structural model, a reservoir space model, and a property model. Caves and fractures were the main storage spaces and seepage passages. The cave model was built using multi-point geostatistical simulation, while the fracture model was established using deterministic modeling combined with manual interpretations and ant-tracking technology.  相似文献   
2.
三维地质模型软件71在冷43 油藏描述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地震解释的地层层序和构造单元的空间允布,以及多井对比建 立的小层分布,在层序内部尽可能地平行于原始沉积面细分层系,建立表 述储层在三维空间任一点分布状况的定量地质模型,并以此为骨架,加上 测井解释和岩芯分析或地震解释所得的储层参数,在三维空间内形成三 维地质模型。在mips等图形工作站上以各种切片图、剖面图、透视图等 方式显示。  相似文献   
3.
地震信息对薄砂岩储层特性的描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怀民  赵景龙 《地质论评》1993,39(5):433-441
近年来,以地震信息为主进行油气藏描述,这是当前对石油勘探的重点攻关课题.本文结合我国陆上和海域部分油田或含油气构造的实际资料,运用地震信息为主,结合测井、地质及钻井等资料,对储层进行综合解释。同时,提出了用多地震信息计算薄层厚度的基本公式,根据地区性岩性和地震资料的差异,使用了确定性地质统计和Coringing分析两种方法进行储层物性参数的预测,文中给出大量的实例说明各种储层参数描述方法和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4.
滩坝砂是港中复杂断块油田沙一段重要储集层,滩砂和坝砂在砂体厚度及后期产能方面差异明显。为揭示港中油田富油砂体复杂的分布特征及控油模式,从动静态资料入手,逐次重点分析区内砂体、有效储层、油砂体的纵横向分布变化,引入并界定港中油田富油砂体概念、标准。研究认为,港中油田滩坝砂富油砂体具地质储量大,单井日产高,原始地层压力高、稳产时间长的特点。纵向上主要分布在板3油组和滨Ⅰ油组等5个主力单砂层,平面上主要分布在南四断块、北三断块。探讨了复杂断块油气田富油砂体分布受控因素及分布模式,指出沉积相控、成岩控油、断层控油、微构造控油及构造-岩性控油是港中油田滩坝砂油气富集5种主要控油模式。  相似文献   
5.
计算机在碎屑岩粒度及岩矿成分数据定量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如根  蔡忠 《地质论评》1993,39(4):329-335
碎屑岩的粒度特征和岩石矿物学特征是判别沉积时的自然地理环境、水动力条件、物源和母岩区性质的良好标志,因此,粒度分析和岩矿数据分析是碎屑岩沉积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在建立粒度和岩矿成分数据库的基础上,设计了编绘粒度分析直方图、累积曲线图、概率图和C-M图以及岩矿成分图解的程序,同时计算统计参数,给出了利用粒度参数建立判别函数,自动判别沉积环境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伸展域构造变换带内部构造类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从传递带和调节带两个方面论述了构造变换带内的构造类型,将传递带内的构造类型分为传递断层等四种类型,将调节带内的构造类型划分为背斜等四种类型。分析了传递带与调节带内各构造类型的发育条件、几何形态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认为,传递带和调节带内的构造类型主要取决于其发育位置处的构造背景及边界控制条件。  相似文献   
7.
滩坝储层是近年来油气勘探、开发的重点目标之一。板桥凹陷沙二段发育典型的厚层湖泊滩坝砂体,单砂体平均厚10余米,垂向上通常累积成厚数十米、内部夹层发育的复合滩坝砂体。根据研究区滩坝砂体的沉积特征、平面形态和发育位置,将滩坝砂体细分为坝中心、坝侧翼、坝间、近岸滩、远岸滩5种微相类型。在古构造、沉积环境等综合研究的基础上,指出该区厚层滩坝砂体是物源、水动力和同生断层在时间和空间上有机结合、共同控制的结果。来自南部的辫状河三角洲砂体作为主力物源为板桥凹陷滩坝沉积提供了物质基础。凹陷缓坡带具有大面积的水动力作用区,控制着滩坝的规模和分布,波浪能量的变化影响着滩坝砂体的相分异。同生断层是板桥凹陷发育厚层滩坝砂体的主导因素。一方面,同生断层控制物源的分配,在断层下降盘具有充足的砂体供应,同时,断面的陡坎部位形成持续的水动力高能环境,并长期接受波浪作用,逐渐形成厚度较大的滩坝砂体;另一方面,同生断层的活动性增加了下降盘基准面上升的概率,为滩坝沉积提供了时间条件,滩坝砂体不再因短期基准面的频繁变化而层层错叠,而是在纵向上连续厚层堆积。断层下降盘是厚层滩坝砂体的有利发育部位,并极易形成构造-岩性圈闭,有利于油气聚集、成藏。  相似文献   
8.
塔里木盆地海相碳酸盐岩缝洞型储集层形成机理复杂,非均质性极强。当前以塔河油田为代表的潜山风化壳缝洞型储集层是碳酸盐岩地层暴露地表受到大气淡水淋滤所形成的,而在塔北地区哈拉哈塘油田奥陶系发育的非暴露区仍存在大量非暴露岩溶缝洞型储集层。在充分认识该油田区域构造背景的基础上,选取油田非暴露区典型区块,应用岩石学、地球化学等资料,对非暴露岩溶缝洞型储集层进行研究。研究认为:(1)大气淡水是非暴露区岩溶作用最关键的岩溶流体,岩溶储集层的形成并不受热液影响;(2)非暴露区存在“三期三级”构造缝和“两期三级”走滑断裂,断裂及伴生构造裂缝是非暴露区岩溶缝洞型储集层发育的必要条件;(3)从断裂对岩溶的控制出发将缝洞型储集层细分为早期断裂和明河双控洞穴、晚期断控洞穴、早期裂缝孔洞和晚期微裂缝孔洞4类;(4)非暴露区非暴露缝洞型储集层先后经历了加里东中期断裂发育、良里塔格组水系下切溶蚀、晚加里东—早海西期断裂发育3个主要过程。此研究深化了非暴露缝洞型储集层的形成机理,并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非暴露区岩溶储集层勘探开发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礁滩相碳酸盐岩储集层孔隙类型多样,孔—渗关系复杂,由于缺少相应的岩石物理模型,储集层渗透率地震预测一直是一个难题。作者以普光气田为例,通过分析复杂孔隙类型对储集层渗透率的控制作用及不同孔隙类型储集层在常规测井和声学测井上的响应特征,引入反映孔隙形态和连通性的 “孔构参数”表征相似孔隙度样品的岩石物理参数变化;进而建立基于孔构参数的孔隙类型判别标准和不同孔隙类型储集层孔—渗关系模型,对储集层测井渗透率进行精细解释和评价;并通过分析不同孔隙类型储集层的弹性参数与孔构参数的关系,建立起基于孔构参数的岩石物理量版;采用叠前统计学反演方法首先开展孔隙度、孔构参数的地震反演,进一步开展基于孔隙度和孔构参数的渗透率地震反演,实现了复杂孔隙类型储集层渗透率的定量预测。  相似文献   
10.
古岩溶作用能够形成极具潜力的油气储层。以断控型大气水岩溶储层结构为切入点,在塔里木盆地北缘奥陶系相似露头区调查的基础上,从形态及成因角度明确了4种结构单元,并以塔河油田四区S48单元为例,开展了地下研究。研究表明,主要形成于饱水带的地下河型洞穴规模最大,纵向发育型洞穴与孤立洞厅的差别在于高度直径比是否大于1;三者有多种组合方式,控洞断裂是重要的连接途径,3类洞穴与断裂的匹配数分别达到了2.5、1.9和1.7,洞穴发育与断裂分布有良好的耦合关系;此外,古地貌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着岩溶的发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