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地质学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对蒙古国南戈壁地区查干苏布尔加和苏廷斑岩型矿床的容矿花岗岩进行SHRIMP锆石U-Th-Pb同位素测定,结果表明查干苏布尔加斑岩型铜钼矿床矿化花岗闪长岩的侵位年龄为368±4Ma,苏廷铜矿花岗岩的侵位年龄为333±4Ma,表明它们形成于不同的时代。结合已有资料提出,蒙古南戈壁地区发育2条时代不同的斑岩型铜矿带:一条为晚泥盆世,以欧玉陶勒盖和查干苏布尔加矿床为代表;另一条为中晚石炭世,以苏廷及曼达赫斑岩型矿床为代表。同时,结合区域资料,初步探讨了2条斑岩成矿带的成矿地质背景。  相似文献   
2.
对南蒙古戈壁天山地区哈拉莫里特锡钨矿强烈云英岩化花岗岩的锆石SHRIMP U-Pb定年分析,得到其侵位年龄为(214±3)Ma,表明该锡钨矿形成于早中生代三叠纪。结合已有资料的综合分析,提出中国北山地区存在2期钨锡成矿事件,即晚古生代泥盆纪和早中生代三叠纪。蒙古戈壁天山地区哈拉莫里特钨锡矿成矿时间与北山地区第二期钨锡成矿事件发生的时间相一致。根据构造演化与成矿作用时、空演化的耦合关系,提出中国北山与蒙古戈壁天山地区发育的2期钨锡成矿作用均形成于碰撞-碰撞后的构造背景,其中前者与敦煌地块和北山地块在早古生代末的碰撞事件有关,而后者则可能与古亚洲洋的最后闭合的造山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蒙古戈壁天山和中国北山一天山地区均发现重要斑岩型铜(金钼)矿床,但这些斑岩型矿床是否属于同一条斑岩成矿带一直没有明确的结论。本文通过对戈壁天山、北山、天山典型斑岩矿床地质特征和成岩成矿年龄学资料的分析和总结,发现这些地区的斑岩型矿床均主要形成于泥盆-石炭纪岛弧背景之下,并且大多数矿床与埃达克岩有关。因此,提出它们应属于同一斑岩成矿带,与世界新生代巨型斑岩成矿带形成背景相似,暗示中亚造山带具有重大的资源潜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