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9篇
  免费   140篇
  国内免费   98篇
测绘学   46篇
大气科学   84篇
地球物理   80篇
地质学   316篇
海洋学   100篇
天文学   34篇
综合类   27篇
自然地理   7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5篇
  1962年   2篇
  1959年   5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入开展土地市场治理整顿严格土地管理的紧急通知》精神,制止乱占滥用土地,防止突击批地,抑制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保证国民经济平稳运行,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日前,省政府决定集中半年时间,继续深入开展土地市场治理整顿工作,把通知精神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2.
本采用改进后的平行Shooting方法,即连续正交归一化方法,通过增加系统的秩和把微分方程从线性变成非线性的方法,使得病态方程变成非病态方程,克服了平行Shooting方法(不连续正交归一化方法)的主要困难:一是选择径向网格点数目的问题,如果被检验振动模的径向节点数大或小,所需要的网格点数则多或少;二是在远离阈值的时候,尚未有合适的方法提高计算精度的问题。数值计算出了标准太阳模型的绝热非径向太阳  相似文献   
3.
川西前陆盆地中—新生代沉积迁移与构造转换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川西前陆盆地中—新生代各构造层的残余厚度展布和沉积特征分析发现,四川克拉通周缘的前陆盆地在晚三叠世时期发育于龙门山山前,明显属于龙门山褶皱逆冲构造载荷所形成的前渊凹陷;侏罗纪早期的沉积地层呈面状分布,没有表现出显著的挠曲沉降,指示了一个构造相对平静的阶段;中侏罗世早期前渊凹陷迁移至龙门山北段和米仓山山前,前渊沉积从晚三叠世的北东向转换为近东西向,广泛的湖泊相沉积预示了前陆盆地的欠充填状态;中侏罗世中晚期,川西盆地沉降中心又迁移到大巴山山前,相应的挠曲变形又从近东西向转化为北西向,构成了大巴山的前渊凹陷;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时期,沉降中心再次回到米仓山山前,巨厚的前渊凹陷沉积指示了米仓山冲断带的主要活动时期;白垩纪末—古近纪的前渊凹陷则跃迁至雅安—名山地区。川西前陆盆地的同造山沉降中心以四川盆地中心为核心在西部和北部呈弧形迁移,沉积序列不断更替和叠加。中生界各构造层底界构造图显示现今的构造低部位位于川西北地区和川西南地区,在川西北地区均有东西走向的等值线分布,而川西南地区等值线走向则为北东-南西向。因此分析认为,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的构造变形可能控制了川西盆地现今的地层变形,形成了川西北地区的南北向构造挤压结构,而晚期的新生代构造变形则主要体现在川西盆地的西南部,形成北东-南西向的地层展布特征。  相似文献   
4.
谢皎如  方祖光 《台湾海峡》1993,12(2):152-159
台湾岛的雨量受台湾山地的雨影效应影响明显,各地各月随着风向的不同,雨量表现出很大的差异。福建沿海一线存在着一个雨量低值区,主要是由于该地带所处的地理位置及地形条件所决定,与台湾山地的雨影效应无关。  相似文献   
5.
1990年3月至1992年6月对南海大鹏湾盐田附近海域的夜光藻种群动态及时空分布进行了综合调查,发现夜光藻种群的出现期间一般是1-6月,数量高峰期为3-5月,种群密度的波动极为显著。调查期间共发生10次赤潮,且都发生在3月初至5月初。大鹏湾诳光藻赤潮的发生特点是赤潮的发生和消失突然,持续时间短,一般不超过3d。  相似文献   
6.
海洋立管复模态动力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虑阻尼的影响,研究海洋立管的动力特性。通过分析管内流体及管外海洋环境荷载的共同作用,建立海洋立管涡激振动偏微分方程,进而得到立管动力特性方程,用复模态分析法求解动力特性方程得到立管考虑阻尼的自振频率。算例计算表明:考虑阻尼的立管自振频率略小于不考虑阻尼的立管自振频率;立管的自振频率随着内流流速的增加而减小,但内流流速不大时,影响较小;管道长度对立管的自振频率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7.
陕西双王金矿床角砾岩动力学成因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双王金矿可拼性含金角砾岩是流体致裂角砾岩,而不是构造角砾岩或隐爆角砾岩。该区的深源异常高压流体是角砾岩产生的必要条件。角砾岩的动力学成因主要是区域变质作用、地壳隆升剥蚀作用和地下岩浆活动等形成异常高压流体,在重力、浮力和地热梯度的驱动下,在能干性强的岩石中产生裂隙,并向浅部增殖,被碳酸盐矿物等充填胶结。周而复始的流体压裂—沉淀愈合作用,使金多次富集,形成矿体。  相似文献   
8.
基于DEM的蒸发力空间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芬  谢皎如 《福建地理》2002,17(4):38-39
本文以福建省为例,采用彭曼公式计算全省67个气象站的年蒸发力,并建立回归方程。在GIS的支持下,利用DEM进行空间分析,运算生成全省蒸发力的空间分布图。  相似文献   
9.
塔里木北缘岩石圈热-流变结构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结合塔里木北缘的库车坳陷和塔北隆起这两个构造单元的地温资料和岩石热物性参数, 利用一维热传导方程, 给出了塔里木北缘地区岩石圈的热结构. 塔里木北缘地区平均地表热流为45 mW/m2左右, 地幔热流约为20~24 mW/m2, 莫霍面温度为514~603℃, 热岩石圈厚度138~182 km. 在此基础上, 根据该区地震测深剖面揭示的P波速度结构和岩石学, 结合流变学模拟进一步确定了该区的岩石圈强度及其分布特征. 研究结果表明, 岩石圈的流变分层现象明显, 整个上地壳和下地壳部分以脆性性质为主, 下地壳底部才显韧性性质, 壳下岩石圈地幔也表现为脆性性质, 具有典型的“三明治”结构. 此外, 岩石圈强度也具有横向变化的特征, 隆起区强度大于坳陷区强度; 从南往北, 强度依次降低, 塔北隆起南部强度最大, 库车坳陷强度最小. 塔里木北缘地区岩石圈拉张背景下强度为4.77×1012 ~ 5.03×1013 N/m, 挤压背景下为6.5×1012 ~ 9.40×1013 N/m, 其脆-韧性转换深度在20 ~ 33 km之间. 塔里木北缘的岩石圈较冷且强度较大, 岩石圈表现为刚性并以整体变形为主. 该区地震活动性研究也表明了这一整体变形的地球动力学特征.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飞跃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特别是随着电子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普及.以传统的手工编制地形图的作业方式已经难以满足测绘行业日新月异的需求。地形图的绘制要适应经济的发展,必须调整原来的编绘程序.适应数字化制图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