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地质学   4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根据高陂煤矿区主要断层的走向、形成期次、平面展布样式和发育特征,分析了该区应力状态及矿区构造演化过程。研究表明:在矿区北东、南西向局部主压应力作用下,产生了南部一系列逆冲断层和褶曲,同时在这种压应力持续作用下,又产生了与局部主压应力几乎垂直的北西、南东向的张应力,从而进一步产生了低序次的北东—南西向张断裂;该区在印支晚期主要形成了3条滑覆断层,燕山早期形成了高陂向斜、矿区东西边界断层、次一级褶曲和小断层;燕山中、晚期形成了矿区南北边界断层,并使高陂向斜南高北低。   相似文献   
2.
鲍继坤 《中国煤田地质》2004,16(5):14-15,24
龙岩地区东部盖层下主要发育滑覆、推覆两种构造,探讨了这两种构造的控煤作用,根据控煤构造的展布规律,对该区自东向西划分了三个控煤类型区,并分别提出了各类型区内的找煤方向。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福建省永定县昌福山勘探区的构造及煤层进行对比分析,认为该区的勘探类型为三类二型.在分析该勘探类型的勘探阶段划分、勘探手段选择的基础上,对其各勘探阶段工程量进行了最合理布置.经过多年的勘查实践证明,本区选择的勘查方法合理正确,所提交的详终报告获一次性评审通过.希望对该类型勘查区的勘查工程布置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
论述了昌福山区的构造特征,即印支运动产生的火成岩上升形成滑脱断层,再形成褶皱,在燕山运动早期形成推覆断层,晚期由于燕山运动产生火成岩的隆升机制形成倾角较大的正逆断层.其控煤可分为三大块进行F11以东,所形成的煤系地层只受高角度断层切割破坏;F11以西至9线,其沉积煤层一般只受滑脱断层影响;9线以西,主要受火成岩影响,离火成岩愈远影响愈小,一般影响较大的是童子岩组第三段中、下部和第一段地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