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地质学   5篇
自然地理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试验结果表明,非饱和粘土之未冻水含量、冻结温度、导水系数及扩散系数随其初始含水量而变化,并可用回归统计式子表示;冻锋面下出现脱水区;当地下水位小于100cm、冻结速率在2—4cm/d时,同一水平处之冻胀速率几乎一致;地下水埋深越浅,则冻锋面下之抽吸力变化越小,反之亦然;在地下水位相对较深、而冻结速率又较大时,由于水流不能充分补给,冻胀性降低。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多年冻土地区的开发和建设规模的日益扩大,在进行工程设施稳定性评价和设计计算时,要求热参数具有较宽的取值范围。过去刊行的《典型融(冻)土的热学性质》一文已不能满足需要,应及时地给予补充。尤其是需要扩大导热系数的含水(冰)量界限,以适应计算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选取青藏高原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岩石经过预加工处理后,使之处于低温条件下具有较强热辐射变化的环境中,以调查寒冷条件中的岩石在强烈热辐射作用下的表现。实验表明,寒冷条件下较强的热源辐射可以产生快速的环境温度变化,并导致相应的岩石内部温度变化,这种变化幅度可以使矿物产生强烈的胀缩并导致岩石内部结构的破坏。岩石的组构决定着其风化的进程,这表现在不同类型的岩石在水饱和与盐饱和的条件下,实验后的超声波传输速率与重量变化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4.
恒温下含硫酸钠盐粗颗粒土盐胀特征及过程研究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吴青柏  孙涛  陶兆祥  李强 《冰川冻土》2001,23(3):238-243
通过恒温条件下粗颗粒土盐胀试验,对粗颗粒土盐胀特性进行了分析和讨论,试验结果表明,粗颗粒土不具有强烈盐胀特性,然而,粗颗粒土体一旦形成硫酸钠盐聚集层后,遇外来水分、会发生突发的破坏性盐胀,造成建筑物的破坏。  相似文献   
5.
文章首次报道了含不同价态金的NaCl溶液在单向冻结条件下,其中的Au(Ⅲ)、Au(0)浓度及盐度的变化特征。实验结果表明,冻结过程中,由于“盐析作用”的结果,金元素及盐分离子发生强烈迁移,大量富集在未冻液中。在常温及零温条件下,Au(Ⅲ)稳定,Au(0)最不稳定,极易发生沉淀。表明冻土带砂金矿再生的关键可能就在于如何使金的价态发生变化,从而导致未冻液中金元素的沉淀,以及使分散在沉积物中的微细粒金进一步富集、长大。  相似文献   
6.
本方法试验装置分为两个系统:恒温系统和测温测热系统。恒温系统由两台低温循环浴与恒温箱组成;测温测热系统由热流计和两支热电偶及数据采集仪组成。试样要求制成0.25×0.25×0.05m~3的试样块,若是颗粒或粉沫试样,可装入两个侧面及底部是胶木、两个平壁面是铜板构成的0.25×0.25×0.05m~3的试样盒内。将试样粘贴好热流计与热电偶后放入恒温箱内夹紧,使其两个壁面与试样之间接触紧密。接通低温循环浴和测温测热线路电源,调好所需温度,待温度状况稳定后,采集热流计读数和两壁面温度,据此计算出导热系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