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2篇
地质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1.
郝少波  陈龑  黄攀  陈寒超  江海水 《地球科学》2021,46(11):4057-4071
大隆组是华南地区乐平世一种重要的较深水沉积.为进一步探讨大隆组沉积的时空分布,选择对鄂东伍家冲剖面吴家坪组和大隆组重点进行了牙形石生物地层研究,此次研究共鉴定出牙形石1属5种,均为Clarkina,并由老到新识别出4个牙形石带:C.guangyuanensis带、C.transcaucasica带、C.orientalis带及C.wangi带.根据牙形石C.wangi的首现,将伍家冲剖面的吴家坪阶-长兴阶界线(Wuchiapingian-Changhsingian boundary,简称WCB)置于第18层底部.根据菊石Ophiceras的首现将伍家冲剖面的二叠系-三叠系界线(Permian-Triassic boundary,简称PTB)置于第20层顶部,仅高于WCB界线0.72 m.牙形石生物地层指示伍家冲剖面大隆组的主体为吴家坪期沉积产物.数个长兴期牙形石带的缺失和极短的长兴阶表明,该剖面长兴阶中上部可能因沉积间断存在缺失.   相似文献   
2.
贵州省南部关刀地区在三叠纪位于南盘江盆地内的大贵州滩北西缘,属于碳酸盐台地边缘斜坡相沉积环境。关刀剖面因产出丰富的三叠纪牙形石而备受关注,前人已对该剖面的牙形石进行了详细的报道。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详细重建了关刀剖面中-晚三叠世之交的牙形石序列,识别出安尼期晚期至卡尼期早期的8个牙形石间隔带,由下至上分别为:Neogondolella cornuta带、Budurovignathus truempyi带、Budurovignathus hungaricus带、Budurovignathus mungoensis带、Paragondolella inclinata带、Paragondolella foliata带、Quadralella polygnathiformis带和Quadralella intermedius带。其中,Paragondolella foliata带和Quadralella intermedius带首次识别于该剖面。据此,本文重新厘定了该剖面拉丁阶的底界和顶界。其中,以Budurovignathus truempyi的首现为标志,将拉丁阶的底界下移了14.8 ...  相似文献   
3.
江海水  陈龑  刘芬 《地球科学》2018,43(11):3947-3954
全球海相拉丁阶-卡尼阶界线(Ladinian-Carnian Boundary,LCB)层型已经确定意大利的Prati Di Stuores/Stuores Wiesen剖面,菊石Daxatina canadensis(Whiteaves)的首现位置标志着卡尼阶的底界.该界线通常被认为与牙形石Quadralella polygnathiformis或者Budurovignathus diebeli的首现接近,然而该界线在我国的确定却存在一定争议.一方面,由于主要的标志菊石Daxatina canadensis缺乏;另一方面,菊石(如Trachyceras)生物地层确定的界线比起牙形石生物地层确定的界线要高许多.如在我国华南海相LCB地层发育最好的贵州西南地区,依据菊石一般将LCB置于竹杆坡组顶部附近,而依据牙形石生物地层,则又置LCB于竹杆坡组底部附近.贵州贞丰龙场大坪子剖面杨柳井组上部发育有牙形石Quadralella polygnathiformis和Budurovignathus属分子共生的过渡层,其时代可能归入卡尼阶的第一个亚阶Cordevolian.是以贵州贞丰龙场大坪子剖面的LCB可能置于杨柳井组上部.但是,确定我国海相LCB仍需综合牙形石、菊石等生物地层,辅以磁性地层以及绝对年龄等多手段的研究来互相印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