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地质学   4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陈蓉美 《湖南地质》1990,9(1):54-59
作者以最小二乘法理法导出了晶体点阵参数计算的公式,并顾及了X射线粉晶衍射图测定所引起的系统误差修正,从而得到点阵参数的最佳估值。以导出的公式为数学模型编制了PC-1500微机的扩展BASIC语言程序,可适用于各晶系点阵参数的计算,使用方便。  相似文献   
2.
湘西金矿及外围的层间脉石英热发光光谱线(TL)的研究表明,富金石英的TL谱图多为单峰,而贫金或不含金石英的为双峰;含金石英的主峰位的温度Tmax为264~342℃,而含金性差的石英Tmax为254~263℃;石英主峰位热发光强度(I)和总强度(I_总)与含金量呈正相关,随着含金量增加而增大;含金石英热发光的陷阱深度E值较大,为1.9459×10~(-20)~1.9885×10~(20)J,贫金或不含金石英的E值为1.2128×10~(-20)~1.5211×10~(-20)J。含金石英捕获中心频率S_0值较大,为3.9874~4.2113S~(-1),而贫金或不含金石英的S_0值较小,为0.3915~1.8093S~(-1)。据此,对比金矿区及外围工作区石英的热发光光谱特性,指导评价矿区外围区段,提出了唐家溪、徐家院为具找金远景的区段。  相似文献   
3.
瑶岗仙脉钨矿床伴生组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绪言我国钨矿资源以对脉状黑钨矿床的研究、开发、利用较为详细。这类矿床大多具有多期、多阶段的成矿特点,因而矿床中伴生组分复杂,可供综合利用。作者以瑶岗仙脉钨矿床为研究对象,通过矿床地质调查、采集样品、单矿物分离与提纯,利用显微镜(实体、偏光、反光)、化学分析、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扫描电镜及电子探针等手段,重点对矿床中的工业矿物(黑钨矿、黄铜矿、黝锡矿、锡石、毒砂)进行单矿物研究,较系统地查明了矿床中主要伴生组分—金、银、铌、钽、钪等的含量、分布和赋存状态,探讨了钨—锡—硫化物(铜、铅、锌)多金属矿床伴生组分的分布规律及矿床形成温度与成矿作用方式。  相似文献   
4.
黑钨矿中的铌、钽、钪及钨矿床中伴生的硫化物中的金、银、铋、钴、硒、碲均有综合利用价值。利用透射电镜电子衍射原理证实了黄铁矿中的次显微金;利用顺磁共振研究了黄铁矿中的晶格金;利用石英热发光效应,可区别含钨石英脉和无钨石英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