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6 毫秒
1
1.
陈甦  孙毅  沈剑林  岳红  张毅  陈国兴 《岩土力学》2007,28(11):2465-2470
根据某高层建筑柱下独立承台桩基础的桩与承台荷载分担的实测资料,分析了桩基础桩与承台荷载分担、桩顶反力分布、桩间土反力分布等特性。桩与承台可以共同承担上部荷载,桩与承台底地基土分别承担总荷载的80 %与20 %左右;承台底地基土与桩的荷载分担比值,在工程初期变化起伏较大,随着主体完工后逐渐趋于稳定;中桩桩顶反力值小于边桩和角桩桩顶反力值;桩顶反力与承台底土反力沿承台两边基本呈马鞍形分布,实测结果为高层建筑柱下独立承台桩基础的设计计算提供有益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均质地基中的桩基础沉降计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甦 《岩土力学》1996,17(1):61-70
树桩基础为等代墩基,从明德林(Mindlin)解出发,推导了置于均质地基中的桩基础沉降计算公式,并给出了有关计算参数表,利用这些公式和表格进行沉降计算,比较方便、简单。  相似文献   
3.
基于路堤荷载下桩土非等应变条件和考虑了桩土相互作用、桩间土竖向与径向位移、桩土侧面产生相对滑移以及桩侧产生负摩阻力等特点的复合地基桩间土竖向变形模式,推导了水泥土桩复合地基桩间土沉降的理论计算公式,并以桩土单元体范围内的桩间土平均沉降值作为复合地基沉降,进一步推导了水泥土桩复合地基总沉降量、下卧层压缩变形量的理论计算表达式(两者之差即为加固区压缩变形量)。理论分析表明,复合地基加固区压缩量小于同深度天然地基压缩量,复合地基下卧层压缩量小于天然地基下卧层压缩量,复合地基总沉降量小于天然地基总沉降量。同时,理论计算结果与有限元计算结果以及现场实测结果三者比较一致。  相似文献   
4.
水泥土(砼)抗压试件尺寸表面约束对强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推导了圆柱体试件和长(立)方体试件,分别在不同表面摩擦力和不同高宽(径)比下基于双剪屈服准则下抗压强度的理论计算公式,并与实验结果比较所得结果与实验结果甚为吻合。其理论计算与实验结果都说明,试件尺寸的不同与表面抹油与否对水泥土抗压强度均有一定的影响。其高宽(径)越大,其强度越低且越趋于一定值。试件上下表面不摸油其抗压强度略高抹油情况。  相似文献   
5.
水泥土桩桩体材料强度是其加固处理软基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也是其施工质量的重要评判指标之一。工程实践中,桩体强度常采用钻芯取样并进行室内抗压强度试验来确定。由于钻芯取样得到的水泥土桩芯样为圆柱体,而确定水泥土设计强度时所用试件形状一般为立方体,两者在形状与尺寸上均存在较大差异,这样就造成了用一种条件下的试件实际强度去检验、评判另一种条件下的试件设计强度,其可比性就差,严格来讲由于前提条件不一致而没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