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地质学   1篇
海洋学   1篇
自然地理   1篇
  2014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对黄海辐射沙洲烂沙洋水道区域的3个钻孔共81个沉积物样品进行了微量、常量元素分析和^14C测年分析.化学元素质量分数的变化与当时沉积环境的变化相对应。突发事件(如风暴潮)的发生不但在沉积物的岩性上有所体现,而且在微量元素质量分数的变化上也有很明显的体现。微量元素Zr可作为沉积能量变化的地化指示剂,潮汐通道北部的西太阳沙区域的沉积动力环境在4000a以前是较弱的。潮流通道的上段沉积物是来自水深较浅的区域,由于潮流和波浪的作用使其能够保持稳定的水深。  相似文献   
2.
南黄海辐射沙洲西太阳沙海域钻孔沉积环境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南黄海辐射沙洲枢纽区的西太阳沙海域钻孔岩芯很好地揭示了研究区全新世中晚期潮成沙脊沉积序列和晚更新世末期滨岸潮滩沉积序列.潮成沙脊在垂向上由两个基本的沉积相构成:出现在-5m水深以上的沙脊-浅潮下相以发育小型沙波交错层理、水平层理、块状层理和缺乏生物扰动为特点; 发育在水深 -5m以下的沙脊-深潮下相以出现脉状层理、波状层理和沙波交错层理组合为特点,具有丰富的生物扰动,并保存有风暴沉积.14C测年数据表明潮成沙脊是中全新世以后形成的,在辐射沙脊群形成之前,研究区经历了晚更新世的滨岸潮滩环境以及早全新世的海侵环境.烂沙洋靠西太阳沙一侧潮流通道目前已切入晚更新世滨岸潮滩相地层,潮道底部约8m厚的淤积层夹有强烈变形的滑塌堆积,可能与台风、风暴潮引起的骤然淤积有关,目前已被1992~2003年的海图资料证实.  相似文献   
3.
吴水田  陈平平 《热带地理》2014,34(3):408-413
疍民人口迁移是疍民文化传播的主要载体,通过历史文献分析、实地调查等方法研究发现,在经济机会、生存条件、政治变革等因素的影响下,岭南疍民人口以珠江三角洲为核心,呈现辐射式和跳跃式的迁移规律,其主要迁移目的地为岭南沿海及东南亚等地,并在岭南各地形成不同规模的疍民人口板块。同时,疍民人口也呈现往城镇汇集的历史过程,其方向是从河流的上游往下游、从沿海到陆地、从农村到城市,其结果是疍民的人口分布呈现“板块状、带状、弧形状”的分布特点,同时文化个性也逐步消失,并朝与当地趋同的方向发展,这对疍民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