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1篇
  2002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本文以35例手术证实的腰椎间盘病变为基础,回顾性对照分析超低场 MRI 结果和手术所见,并与腰椎平片和椎管膜外碘中造影进行比较,从而了解超低场 MRI 对本病的诊断价值和限度。结论为超低场 MRI 诊断椎间盘突出.髓核变性和(或)膨出,黄韧带肥厚等价值较高,与手术所见完全相符。唯因超低场 MRI 信噪比低,T_1相横断面空间分辨率亦低,影响椎管内组织间细节的辨别而不能满意显示椎管内髓核逸入蛛网膜下腔,肉牙组织修复粘连等组织内容物。对估价侧隐窝狭窄,小关节突骨质增生.韧带和髓细微钙化等亦不及 X-CT 横断面清晰。综上情况,我们认为对腰椎间盘病变诊断,宜先拍腰骶椎 X 线平片,用超低场 MRI 查出盘突,变性等病变,如有必要再对某时空节段做 X-CT 检查,可使术前诊断更为完善。  相似文献   
2.
河西走廊祁连山山前缺水区找水方向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根据近20年来在河西走廊从事水文地质工作所掌握的资料,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将山地与平原的接触关系归纳为3种类型,每一种类型都具有特定的水文地质条件,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存在于山体与走廊平原之间的“叠瓦状”大型逆冲隐伏断裂带及其所派生的山麓中新生界皱褶,阻止了山区基岩裂隙水与走廊平原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之间的水力联系,使山林与走廊平原衔接地带地下水位突变,产生100~200m或更深的“地下跌水”,也正是这一原因,使历年来在这一缺水区的地下水勘察变得尤为慎重,正确找水方向在于根据山体与平原的接触关系的不同,因地制宜地开发利用地下水(泉水)资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