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地质学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长乐市胃癌的土壤生态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福建省胃癌高低发区的土壤环境地球化学元素含量与恶性肿瘤关系,选择福建省胃癌高发区长乐市和低发区福安市(胃癌死亡率相差近10倍)为研究点,进行土壤采样测定,作对照研究,结果表明土壤环境中铜、钼、硒、锌含量低是胃癌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
TOPSIS法在土壤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TOPSIS法作为一种多目标决策方法,可应用于土壤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中。介绍了TOPSIS法的原理和算法步骤,并以福州市表层土壤为例,探讨了TOPSIS法在土壤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TOPSIS法结合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不仅能确定各评价对象环境质量等级,同时也能进行多个对象评价和不同评价对象间质量的优劣比较。TOPSIS法在土壤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中具有较高的合理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3.
福建浅海沉积物重金属生态风险评价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伯扬 《福建地质》2008,27(4):402-408
采用生态危害指数法等对福建浅海沉积物样品中7种重金属(Hg、Pb、Cr、Zn、Cu、Cd、As)测试结果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与海洋积物一类标准对比,福建各主要海湾浅海沉积物重金属超标以Cr、Cu为主,以Pb、zn为次,地质累积指数超标的Cr、Cu、Pb、Zn潜在生态风险不大;九龙江口以Cd潜在生态风险最高,潜在生态危害最大。研究表明,采用地质累积指数评价和生态风险评价法二者结合应用能较为合理地对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系统评价。  相似文献   
4.
重金属污染评价及方法对比——以福建浅海沉积物为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应用地质累积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及生态危害指数法,对福建浅海沉积物461个底泥样品中7种重金属(Hg、Pb、Cr、Zn、Cu、Cd、As)进行了污染评价对比.结果表明:①各主要海湾浅海沉积物中超标重金属为Cr、Cu(Cr占24.1%,Cu占15.0%),其次为Pb、Zn(Pb占6.3%,Zn占5.0%);②九龙江口潜在生态危害最大,Cd潜在生态风险最高,地质累积指数超标的Cr、Cu、Pb、Zn潜在生态风险并不大;③三种评价方法各有侧重点和优缺点,各具合理性和局限性,若能结合应用,可较为合理地对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系统评价.  相似文献   
5.
福建沿海胃癌高、低发区生态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伯扬 《福建地质》2008,27(1):29-36
通过对长乐市梅花、文岭镇胃癌高发区及福安市下白石镇胃癌低发区的土壤、水体、稻米等介质中元素含量的对比分析,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胃癌与生态地球化学环境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胃癌高发区的土壤、稻米中Mo等有益元素缺乏,稻米中Hg、Cd等有害元素较高,饮用水中Cl^-、Mn等有害元素较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