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16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2篇
  2004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俄罗斯远东金属矿床形成条件的古地球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本区地质构造的新资料,提出了区域板块构造模型。研究了从俯冲到加利福尼亚型转换和由后者又到俯冲的古地球动力学环境更替的意义。这种更替发生在对本区最重要的中—新生代历史时期,对区域成矿带整体乃至一些金属矿床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论证了一些地体性质,尤其是俯冲-增生杂岩对矿床形成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国际变质作用与地壳演化学术讨论会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引言 冀东老变质岩的地层学研究,前人曾做了大量的工作(张树业等,1958—1962)。1975年河北区测二队提出本区地层三群十一组的方案,目前为大家所采用。最近华北所发表了对本区地层和构造研究的新成果(孙大中、白瑾等,1979),为深入研究本区的基础地质和成矿规律问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5.
斯特列利措夫(简称Str)矿田是一个主要由大型-超大型钼铀矿床构成的矿床群,它位于南滨额尔古纳地区,铀的总储量在25万t以上,平均品位0.20%。该矿田在苏联解体以来的很长时间内几乎是俄罗斯唯一的天然铀来源。该区找铀的工作历程漫长而曲折,并颇具传奇色彩。早在1948年苏联地质部第一局松林大队在南滨额尔古纳地区开始了找铀工作。但因区内几乎所有矿床均属盲矿,而且多埋深较大,1962年之前找铀无果,1962年春已决定放弃在该区进行的找铀工作。1962年夏天高级地质师Л П伊舒科娃参观了哈萨克斯坦产在酸性火山岩中2个规模不大的铀矿床(波统-布鲁姆和克泽尔-萨伊),注意到斯特列利措夫萤石脉围岩霏细岩的蚀变与哈萨克斯坦2个规模不大的铀矿床相似。归来之后,她上书领导力主恢复本区找矿工作并获得了再去做最后一试的机会。1963年5月,伊舒科娃所设计的钻孔一箭中的,发现了首个Str超大型铀矿床,整个局面立刻出现大转折,加速矿田开发成了所有工作的总方针。矿床的普查勘探工作和对矿床的地质研究工作平行加速进行,两者互相促进。不到10年,矿田的大部分矿床被一一发现;到1966年底,Str等矿床的初勘成果已经成为1970年代初组建全苏最大铀矿山的充分依据。到1980年底,矿田已有17个钼铀矿床完成勘探。1992年底19个矿床勘探完成。新一轮找矿采用的方略:首先合理综合运用地质、放射性及传统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方法,并合理综合使用深度普查自动装置射孔和钻探手段,进行不同比例尺的立体地质-构造填图;然后在其成果的基础上用钻孔去发现矿体。勘探工作所面对的基本事实:矿床构成的多重复杂性为Str矿田内所有矿床的共同特征;每个矿床的特点各异,其勘探过程不尽相同。初勘使用地表钻探进行,基本网度200 m×100 m~400 m×100 m。详勘使用坑探工程与钻探相结合的手段,采用水平与垂直断面联合的勘探系统,基本网度50 m×20 m~50 m×25 m。所有矿床的勘探成果完全被开采工程证实,并有10%的储量增长。Str铀矿床形成于晚中生代,为区域构造-岩浆活化作用晚阶段的陆相火山作用地区的岩浆热液矿床,受断裂构造控制是其基本特征之一。铀矿床在矿田内空间定位的重要规律:Str及其他绝大多数铀矿床均受控于南北向、北西向或东西向断裂与北东向额尔古纳隐伏深断裂带交汇。"斯特列利措夫效应"曾迅速地在我国铀矿地质勘查工作中传播,期待在我国,尤其在呼伦贝尔,乃至大兴安岭-燕山山脉中生代构造-岩浆带地区继续发酵,取得更多和更大的成果。  相似文献   
6.
大兴安岭西坡及邻区银铅锌矿床成矿作用若干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概述了大兴安岭西坡及邻区陆相火山岩型银铅锌矿床的基本特征,讨论了该类矿床成矿作用和成矿规律研究中的成矿物质来源、成矿系列和成矿控制因素几个重要问题。认为大兴安岭西坡及俄、蒙邻区的银铅锌矿床,实际上构成了一个与燕山期火山一次火山岩浆活动具有成因联系的银铅锌矿床成矿系列。大兴安岭西坡及邻区燕山中晚期大规模中酸性富碱的火山一次火山岩浆作用是该区这一时期或稍晚银铅锌矿床(可能还包括铜、铝、锡等矿产)集中出现的本质原因和物质基础,它也反映了深部壳慢作用过程中物质分异、聚集和演化的地球化学过程。关键词大…  相似文献   
7.
大兴安岭西坡及邻区中生代火山岩浆作用的成矿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大兴安岭西坡及邻区是一个有多种大型、超大型矿床的成矿密集区。研究表明燕山中晚期强烈的富碱质火山岩浆作用是这一地区众多金属矿床集中出现的根本原因和物质基础,它也反映了深部壳馒作用过程中物质分异、聚集和演化的地球化学过程。  相似文献   
8.
冀东太古代条带状铁建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冀东(东经117°20'~119°40',北纬39°27'~40°40')近万平方公里内的变质岩系中广泛分布有条带状铁建造(简称BIF),其中多有形成巨大铁矿床者,是我国重要铁矿基地之一。一、地质背景冀东太古代地块由两个具不同演化历史的构造区组成:高级区即迁安—马兰峪隆起(I区)和低级区,青龙—滦县坳陷(Ⅱ区),两区之间以断裂为界。两个构造区内又分为若干亚区(图1)。  相似文献   
9.
10.
中、俄、蒙边境成矿密集区与超大型矿床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俄蒙边境地区的地质和成矿作用对比研究表明 ,大兴安岭西坡 东后贝加尔 蒙古东部是一个成矿密集区 ,与晚中生代的板内构造 岩浆活动有关 ,在 1 6 0~1 2 0MaBP期间形成了大量成因相近的多种矿床 ,包括大型和超大型矿床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