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地质学   2篇
自然地理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金爱春  王晨光 《地理教学》2013,(23):32-33,15
一、背景提出 地理课程标准中指出: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有用的地理;改变地理学习方式;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等。在课堂中使用乡土地理案例组织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教学活动,既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2.
金爱春 《地理教学》2012,(20):28-28,37
通过昆山人"开拓创新、敢为人先,抓住机遇、快速发展"将产业转移的概念与影响因素直观生动地呈现给学生;通过"转型升级、腾笼换鸟"和角色扮演、合作探究等方式又将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逻辑生成。充分发挥全体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乡土案例体验过程中感受地理知识的生成,依托乡土地理事实材料,采用探究和角色扮演等方式高效达成三维目标,体现地理生活化这一全新理念。  相似文献   
3.
Based on the samples collected from the west wall of the ABYT2004 at Yuhuicun Site in Bengbu,Anhui Province,the multi-environmental substitute indexes such as the grain-size,Rb/Sr,zircon crystal morphology and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were analyzed.The age of archaeological strata was determined by AMS14C dating.According to the results,combined with the information of the ancient human activities and the cultural heritage data obtained from the Longshan cultural archaeological strata,it can be concluded tha...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苏北盆地得胜湖(DS)钻孔沉积岩心的研究,进一步证实新仙女木事件具有全球性的特征.根据对苏北盆地DS钻孔湖泊沉积物质量磁化率、粒度以及地球化学元素的分析,在DS钻孔下部584~512cm深度处,发现这一深度时段内质量磁化率突然降低,中值粒径保持较低水平,Sr的质量分数降低至最小值,w(Rb)/w(Sr)比值快速增...  相似文献   
5.
解读日照图既是高考重点,也是高中地理学习的难点。本文探讨解读日照图的思维路径及能力培养方法,指出提高解读日照图的能力需要把握日照图中关键点线的内涵,熟悉不同视角透视图中点线的形态与位置关系,建立解读日照图的思维路径。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乌伦古湖2个沉积柱样的210Pb和137Cs剖面的观测,运用210Pb过剩法和137Cs时标法估算了近几十年来的平均沉积速率。研究结果表明:210Pb过剩法的CRS模式测定的沉积速率的变化范围为0.018~0.071 g/(cm2·a),137Cs时标法测定沉积速率的变化范围为0.034~0060 g/(cm2·a),两者具有较高的一致性。20世纪60年代以前,人类活动对本区影响相对较小,湖泊的沉积速率主要受自然因素的影响;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乌伦古河中、下游农业的发展和调水工程的实现,人类活动逐渐成为主导湖泊演化的因素,从而影响乌伦古湖沉积速率。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淮河流域的安徽蚌埠禹会村典型龙山文化时期遗址的ABYT2004探方厚150 cm剖面的27个样品的磁化率、Rb/Sr、粒度和重矿晶体形态等多环境代用指标,以及遗址周围地貌形态演变的分析,结合AMS14C年代全面提取4.5-4.0 ka BP龙山文化时期的环境演变信息,探讨环境变迁对该区龙山文化发展的影响机制:(1)4500 a BP气候湿润.淮河流域处于高水位,遗址及周边被水淹没,遗址考古学文化尚未出现;(2)4500 a BP开始气候趋向干旱,淮河及其支流水位开始下降,龙山文化开始出现和发展;(3)龙山文化中后期环境开始趋向暖湿,降雨量增加,河流水位开始上涨,洪水灾害频发,至4100 a BP前后是淮河流域洪灾发生的高峰期,这是大禹治水史实的客观前提;(4)4100 a BP后的龙山文化晚期气候开始向冷干过渡,河流水位下降,遗址区农业生产受到制约,龙山文化迁移消失.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