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地质学   2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郑达辉  柴建禄 《福建地质》1990,9(3):186-197
点荷载强度指数I_(S_(56))对花岗岩类的风化程度反映灵敏,各风化带的数值较稳定,因此,提出以其降低率作为闽南花岗岩类各风化带划分指标。同时,为了消除试样面积大小的影响,便于对比,对I_(S_(56))与室内常规试验(劈裂法及单轴抗压强度试验)结果通过统计分析,找出它们间的幂次曲线关系和回归方程,并提出相应的强度换算系数,以便于点荷载试验的推广和使用。根据典型风化花岗岩类地质剖面的综合研究及大量岩芯的声波测定及钻孔声波测井资料,综合得出闽南地区风化花岗岩类的声学特性。在此基础上,初步探讨其风化机理,提出以纵波速度降低率作为风化分带指标,并按不同岩性分别找出其强度——纵波速度经验关系式。  相似文献   
2.
1972至1983期间,一些国家在中、小比例尺的工程地质制图技术方面,已取得巨大的进步。特别在欧洲,学者们提出了许多重要的制图方法的研究成果,它涉及如何获得资料和分析资料以及把它们整理成适合使用的形式等问题。地质学家日益认识到为了使自己完成的成果能够为人们最大限度地应用,就必须充分考虑与各种使用者有关信息的需要。当前,获得资料和整编成果的各种先进方法皆在推广应用。有关图文内容,岩土分类和图例等标准业已拟定。在地形测图中增加了地貌方法的应用,与此同时,还采用航测和遥感技术。此外,由于实际资料的数量大,种类繁多,图文资料的储存、分析、检索和印刷也要利用计算机来进行。近海资源的发展,特别是石油的开发,也导致了海洋工程地质的显著进步,并促进一门新的学科海洋土工学的形成。为了协调规划人类食物、能源、运输、建筑、原料、工业以及环境改造等事业的社会需要,不论是工程地质,还是环境地质,均要求进行范围更广也更复杂的研究工作。因此,可以在同一图幅上,把所有研究成果都反映出来。它不仅是包括地表地质、水文特征与基岩等的基本数据,而且也可以注上对建筑物的限制与容许条件、资源评价、地质灾害情况、处理废物的可能性、建筑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其他问题等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