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16篇
海洋学   5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沿海地区城市发展及地面沉降的系统控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运用系统工程原理,系统论述了地下水合理开发、管理和地面沉降系统控制,这对沿海地区地面沉降控制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小宽断裂带构造解析基础之上,根据地质资料以及前人提供的岩石物理学参数建立了梨树断陷区的二维地质和数值模型。进行了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分析了梨树断陷小宽断裂带断陷期小宽断裂带断陷期在沙河子期(K_1sh)、营城期(K_1yc)、登楼库期(K_1d)的构造应力场特征。模拟结果显示:(1)沙河子期在左旋走滑应力状态下,小宽断裂带处于近NE—SW方向的拉张应力状态,剪应力在沿着断裂带SW—NE走向逐渐减小;(2)营城期在右旋走滑的应力状态下,小宽断裂带处于近NW—SE向的拉张力状态,剪应力最大值位于断裂带的最中间部位;(3)登楼库期在左旋走滑的应力状态下,断裂带处于SWW—NEE向的张拉应力状态,剪应力最大值位于断裂带西南段。  相似文献   
3.
河流污染带的随机模拟方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黄平  陈铣成 《水文》1995,(3):8-12
根据随机理论,推导了一个描述污染带变化的概率模型,并采用Monte-Carlo抽样法对其求数值解。该随机模型的解是一个随机物,实例计算表明,它的解能够反映任一计算点的浓度变化趋势及范围,并能够给浓度等值线附加上概率的意义,表现了在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下,污染带随机变化的情况。  相似文献   
4.
5.
环境决策支持系统的设计及其在水质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EDSS(Environmental Decision Support System)是一处适用于潮汐河网地区水环境管理和决策的软件系统,其主要功能是协助政府部门进行有效和科学的水环境管理。该系统采用地理信息系统、数据管理系统、模型库管理系统和专家系统等先进技术,将环境数据库、水动力与水质模型库、经济优化技术、环境专家以及环境法规有机地集成在一起。文中首先介绍了EDSS的组织方法、设计特征、实现技  相似文献   
6.
关于城市地面沉降研究的几个前沿问题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地面沉降涉及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等各个方面,影响城市和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21世纪国内外城市主要地质灾害。文章概述了国内外地面沉降状况,对目前城市地面沉降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城市地面沉降研究值得关注的几个前沿问题。  相似文献   
7.
第四纪全新世,研究区主要发育充填水道和深海平原。由于地震反射波同向轴连续整一,无上超、削截等现象,利用地震反射终止类型进行层序界面划分难度较大。文中基于沉积时间顺序确定目标层位,研究了层间地震相和沉积相在时间和空间的分布特征以及沉积相演化。研究区识别出6种地震沉积相类型,即丘状反射—盐(泥)丘体、充填状反射—"U"(V)型水道、透镜状反射—水道充填相、楔形反射—三角洲沉积、平(亚平)行席状反射—深海平原和杂乱反射地震相。Q_(104)—Q_(10)时期沉积相呈复杂的水道—三角洲体系到较简单的水道沉积体系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中国沿海地区可持续发展战略与地面沉降系统防治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沿海地区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中心,地面沉降和海平面上升已成为其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地面沉降由于区域性和不可逆性,其危害是永久的;并由此将派生一系列相关的地质灾害及环境、社会问题。地势低平、地质环境脆弱的沿海地区,地面沉降系统防治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本文根据可持续发展理论,运用系统工程原理,对地面沉降进行了系统分析,全面提出了水资源管理和地面沉降系统防治的技术性对策和政策性意见。  相似文献   
9.
宁波轨道交通规划区域地面沉降特征分析及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沿线地形地貌、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的调查,利用宁波地面沉降漏斗扩展动态结果、沉降中心各土层变形量统计和各土层累计沉降量,分析了宁波轨道规划区域地面沉降特征。针对宁波区域地面沉降监测存在的问题,提出由地面沉降基岩标、地面沉降分层标、水准点、孔隙水压力孔和地下水监测井等组成的宁波轨道交通地面沉降监测网布设方案,探讨了地面沉降监测及预警对策。轨道交通地面沉降监测网的建立将减轻地面沉降对轨道交通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宁波市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及人口增长,城市需水量由1985年的7.69亿立方米,将猛增至2000年的14.62亿立方米,特枯年将缺水5.30亿立方米,水资源供需矛盾严重。随着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也产生了一些与地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