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地质学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中生代中晚期的燕山运动在中国东南部形成一系列断陷、断拗盆地和火山洼地,其中堆积或沉积了巨厚的火山岩和河湖相碎屑沉积,浙江永康、东阳盆地白垩系馆头组(113 Ma)和朝川组(99~110 Ma)的湖相碳酸盐岩就是形成于这个时期。从岩性、沉积相和生物群特征分析,它们形成于热带雨季、旱季交替气候。早白垩世早期温暖湿润,早白垩世中、晚期向炎热干旱化演变,湖泊蒸发量逐渐大于降雨量,导致湖水中溶解的陆源碎屑碳酸盐浓度不断增加,析出沉淀,形成大量钙质结核乃至大小不一的泥晶灰岩透镜体,到朝川组沉积后期,随着气候更加干旱炎热,湖盆碳酸盐沉积除了在紫红色碎屑岩中形成更多的钙质结核和泥晶灰岩透镜体外,还形成了薄层—中层状泥晶灰岩夹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