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地质学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玉西银矿床为东天山地区唯一一处独立银矿床,位于中天山老地块,阿拉塔格-尖山子大断裂北侧,区内地质构造复杂,岩浆岩发育,非常有利于银矿富集.通过对区内地质特征、矿床特征和控矿因素、矿物共生组合特征等综合分析,初步建立了"玉西银矿床"找矿模式,并确定其成因类型是在构造和构造动力控制下的中低温破碎蚀变岩型银(铅、锌)矿床,该银矿床的发现打破了在中天山老地块中一直未能找到独立型银矿床的局面,也对在该区寻找该类型的矿床提供了依据与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2.
大水-红柳河锰矿带是东天山最重要成矿带之一,以大水锰矿为例,对该带锰矿成因模式进行研究.大水锰矿主要赋存于下震旦统与下寒武统不整合接触面上,地表矿体呈脉状,空间形态呈层状、似层状产出,与围岩产状基本一致.赋矿岩性为硅质岩和白云质灰岩,沉积环境为稳定浅海-滨海相,成矿物质在一种弱还原环境下发生沉积,后期经热液叠加,新生代受次生氧化改造,形成一定规模具工业价值的锰矿床,成因类型为受次生氧化改造的海相沉积型锰矿床.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