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测绘学   4篇
地质学   2篇
海洋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1.
为寻求更适合天绘一号卫星影像的分割方法,文章采用均值偏移分割、分水岭分割、数学形态学分割、连通分量分割4种图像分割方法对天绘一号卫星影像进行分割实验,并从视觉和定量两方面对分割结果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均值偏移方法的分割质量更佳,且分割结果更有利于提升后续处理的效率;几何形态较规则、质地较均一、复杂度较低的地物类型分割质量较高,反之则较低.  相似文献   
2.
采用小波IHS变换、小波PCA变换、EHLERS变换等五种不同融合技术对SPOT5的多光谱影像和全色影像进行融合,并从均值、标准差等方面对融合结果进行了评价。研究表明:EHLERS融合后影像有很好的整体视觉效果,但在细节表达方面有所缺陷;改进后的IHS融合后影像清晰度较低;PCA变换融合容易导致影像失真;而小波IHS和小波PCA融合技术以数据保留量大、失真程度小、视觉效果好、影像层次分明等特点证明了小波分解技术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应用车贝雪夫多项式分析过渡季节(6-7月)澳大利亚冷高压与赤道辐合带的关系,得出了对赤道辐合带北移的主要形势以及过程演变特征,最后用合成方法得到它的演变概念模式,为赤道辐合带的北移影响西太平洋及南洋地区提供了中期预报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移动GIS在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传统的工作方式无法满足体系简单、运行高效的问题,本文融合利用4G网络、移动GIS技术,设计开发了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系统,探讨了系统的总体架构和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系统分布运行于移动端和Web客户端,为用户提供了一个可视、高效、交互性强的工具.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易操作、成本低等优点,便于推广,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高分遥感卫星产业的快速发展,利用多源遥感数据可以快速、准确地做好地质灾害隐患早期识别。本文重点以明光市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中的野外工作为前提,提出基于孕灾机理与多源遥感结合的地质灾害隐患识别方法体系。在查明全市孕灾环境的基础上分析地质灾害的分布发育规律,并基于孕灾机理进行易发性分区评价;基于卫星遥感地表变化检测技术实现地质灾害易发靶区圈定,通过现场核查,并结合专家研判实现隐患体的最终确认。在工作区内共计识别出1处新增地质灾害隐患点,2处孕灾地质条件点。本研究证实了地质灾害隐患综合遥感识别方法的应用能力,可为地质灾害隐患的识别与防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安徽省大别山区江子河小流域的水文模拟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许多发达国家的研究已经证实,农业非点源污染是导致水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土壤侵蚀与非点源污染是一对密不可分的共生现象,特别在农业非点源污染中,土壤侵蚀是主要的发生形式,是一种重要的非点源污染。本文主要应用目前使用较广泛的非点源污染模型—SWAT模型对淮河流域安徽省大别山区水土流失较严重的江子河小流域进行径流量和泥沙量的模拟,并得到该小流域径流量和泥沙流失量的空间分布图。  相似文献   
7.
新疆铜矿成矿系列的成矿演化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春涌  刘建兵  邓良  张平 《新疆地质》2002,20(3):239-242
在分析新疆铜矿地质特征、控矿条件和成矿规律的基础上,初步总结了新疆岩浆系列、火山系列、岩浆热液系列、沉积系列4个成矿系列的成矿演化模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