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20篇
  2009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在测定地质体各元素的不同同位素组成时,通常用δ值来表示研究对象的同位素组成变化情况(详见《西北地质》1984年第2期)。这里有一个标准样的问题,以那个作标准,而且在世界上又被公认。因此,不仅涉及标准样的问题,同时又是一个标准统一的问题。一般来说标准样应满足如下要求:(1) 可以在世界范围内当作零点;(2) 样品的同位素组成要均  相似文献   
2.
矿床成因类型的建立是成因分类的基础,也是矿床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笔者试图从磁铁矿的成因方面讨论一个产于闪长岩体附近蛇纹岩中,但不属于接触交代和岩浆成因的特殊铁矿类型一一铜厂式铁矿,即与元古界(钙)镁硅酸盐岩有关的火山沉积受变质型矿床。一、地质概况铜厂铁矿分布在陕西勉(县)—略(阳)—阳(平关)三角地带。区内广布的元古界碧口群细碧岩一角斑岩系构成基底,其盖层为含藻类化石的震旦系(南方震旦),泥盆系及石炭系等。岩浆活动频繁,尤以超基性岩更为发育。构造以复式褶皱和走向断裂为主,常形成区  相似文献   
3.
一、概述该矿床成因以往认为是"与闪长岩有关的高中温热液型矿床",铁质主要来源于闪长岩.部分同志根据同位素年龄资料(全岩,桂林冶金地质研究所),曾推测铜厂磁铁矿与海西期基性、超基性岩体有直接成因联系.近年来,有的同志(西北冶金地质勘探公司711队综合组)  相似文献   
4.
测定岩石和矿石形成温度的方法很多,如包裹体测温、矿物标型特征测温、微量元素分配测温等。同位素地质测温,虽早在四、五十年代就有人建议应用,但真正发展起来还是在近期,特别是有了氧、硫、碳和氢同位素测定工作之后,引起了人们极大的重视,许多学者反复作了大量的实验和理论研究,使方法发展很快。同位素地质温度计测定的是同位素停止交换时的温度,所谓同位素交换是一种等体积的置换,不会引起晶体结构本身发生变化,所以同位素测温法不会受压力变化的影响,这也正是该法的优点。一般说来,用于同位素地质温度计的共生矿物对必需具备如下条件。  相似文献   
5.
青海锡铁山块状硫化物矿床的类型及地质特征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锡铁山铅锌矿床是我国大型块状硫化物矿床之一。本文系统地阐述了锡铁山矿床成矿的区域地质背景、含矿绿岩系和矿床地质特征,以及矿床的成因与类型。通过对柴达木北缘绿岩系区域构造、火山岩地质及成矿活动的研究,认为该矿床形成于晚奥陶世古裂谷海槽或称裂谷型优地槽环境中。同时,通过对矿体宏观特征、矿石矿物组成和组构、矿石主元素 Zn、Pb、S的变化和伴生 Au、Ag 的赋存状况与分布、稳定同位素、围岩与其蚀变以及成矿时的物理化学条件的综合研究,确定锡铁山矿床属加里东期火山喷气沉积、热液叠加改造型块状硫化物多金属矿床。从而,初步建立了“锡铁山式”矿床的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6.
根据都江堰、彭州、崇州、绵竹四地中小学72幢砖混结构教学楼震害调查资料,按教学楼所在地区峰值加速度分类,分析了砖混结构教学楼的震害特征.震害统计数据表明带壁砖柱是此类结构的抗震薄弱环节.以此为基础,提出了砖混结构教学楼抗震设防的若干建议,可供此类结构教学楼设计和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7.
陕西铜厂铁矿床同位素组成特征及其与矿床成因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陕西铜厂铁矿床是陕南铁矿石重要产地之一,与国内外一些类似矿床相比,该矿床有很多独特之处。关于它的成因,众说纷纭,有的认为矿体靠近侵入体,属接触交代型铁矿床;有的认为铁矿受一定的地层层位控制,属沉积变质改造型矿床;也有人认为属与火山岩有关的矿床。为了弄清矿床的成因、物质来源,并扩大找矿远景。近年来,我们对该矿床作了同位素年龄和硫、氧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的研究,现将所获资料整理成文,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青海锡铁山矿床是一个大型铅、锌硫化矿床,并含有可供回收的金、银、镉伴生元素。现将八一年以来该矿床元素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结果概述于下。 1.铷-锶等时线与含矿岩系时代:含矿岩系为一套中—浅变质的绿色火山-沉积岩。其时代归属,长期争论不休,有的认为奥陶纪,有的认为是前寒武纪。我们通过矿层的锡铁山沟剖面,作了铷-锶全岩等时线,取得年龄为464.6Ma,可定为晚奥陶世(O_3)符合加里东  相似文献   
9.
第一届全国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学术会议,于1984年11月1—7日在成都召开,出席会议的代表150余人,收到论文近百篇,在会上宣读并交流了其中的45篇。参加会议的代表是来自地矿部、冶金部、中国有色总公司、核工业部、化工部、建材部、煤炭部、石油部、中国科学院、城建环保部、国家海洋局、国家地震局及有关院校等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结合国内外实际资料,探讨引起同位素地质年龄偏差的原因,主要是矿物的扩散作用,即单矿物里由于放射性衰变所形成的同位素子体,热散从矿物内部扩散到边部,从一种矿物散到另一种矿物,造成放射性子体的丢失。一个受后期热源扰动的地质体的年龄与样品距热源的距离,存在两部分曲线关系,距离热源较近的一段距离内,放射性母子体比值与距离呈直线关系,而后呈指数函数关系。据此,提出指数方程和直线方程进行年龄校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