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地质学   3篇
  199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1.
河南熊耳山地区的金矿大多产于NE向和近E-W向断裂中.近年来发现的小南沟金矿受控于近S-N向断裂,开拓了该地区金矿找矿的新思路.研究表明,近S-N向的控矿断裂为NNW向与NE向一组共轭断裂的复合成因,是在E-W向基底断裂的基础上发育形成的,成矿作用与区域成矿具有一致性.总结出NE向断裂有利成矿的断裂走向勘探标志,指出小南沟金矿的外围仍有良好的找矿条件,NNW向、NE向与NWW向断裂构造交汇部位有利成矿.小南沟主矿体存在向北的迅速侧伏,侧伏的原因与E-W向断层北倾以及NNW与NE向断层交汇线的向北侧伏有关.  相似文献   
2.
河南小南沟金矿断裂分析与成矿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系统的研究,结合长期探矿中的新发现,总结出南北向断裂中走向北东向断裂部分有利成矿,提出金矿成矿具有等距性,多组断裂构造交汇部位有利成矿,指出九杖沟,土地怀以及白鹿沟,大东沟等地都具有较好的探矿前景。小南沟主矿体向北侧伏,侧伏的原因是多组断裂在0线附近交汇形成一个向北倾的构造薄弱带。上述总结的这些规律已成功应用于矿山探矿中,取得良好的找矿成效。  相似文献   
3.
河南省嵩县小南沟金矿是产于熊耳群火山岩中的构追蚀变岩型矿床,矿化受控于近南北向断裂构造。系统的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研究发现,矿体横刹面和纵剖面上都存在明显的元宋分带。纵投肜剖面的地球化学反映出与金矿化关系密切的元宋Au、Ag、Cu、Pb、Zn、As、Sb、W等均形成向上开口的“U” 形,含量上高下低,向深部晕的规模逐渐减小,强庋减弱,垂向上具有尾晕的地球化学特点,热晕也与此完全相似。这些地球化学特点显示出主要矿化地区集中于11线以北以及55线以南,矿化宦集地段集中于9~12线多组浙裂交汇邯位(主矿段),55线以南也有较好的探矿前景。矿体向北侧伏,侧伏的原因是多组断裂的交汇部位形成一个向北侧伏的有利成矿空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