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2篇
地质学   4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2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Shwebo盆地勘探多年来,储层是影响勘探成效的关键因素。研究结果表明,Shwebo盆地白垩系—古近系储层主要岩石类型为长石砂岩、石英砂岩及凝灰质砂岩;孔隙类型主要为残余粒间原生孔隙和微裂隙溶蚀孔隙。孔隙结构复杂、非均质性强以及低孔、低渗是储层的主要特征。沉积环境和成岩作用是影响储层质量的主要因素,其中,影响盆地西部岛弧带储层质量的关键因素是火山活动及成岩作用;影响Shwebo盆地内储层质量的关键因素是胶结作用及压实作用,并指出了盆地有利储层勘探区。  相似文献   
2.
正常曲流河道与深水弯曲水道的特征及异同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水弯曲水道是深水扇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深水油气勘探、评价与开发过程中十分复杂且备受重视的储集体.近10年来,随着高分辨率三维地震数据的应用、现代深海调查、古代露头以及实验流体数值模拟的研究,在深水水道沉积体认识方面不断有新进展和新发现,陆续在西非、巴西和墨西哥湾等地发现了大型深水油气田.简述了正常曲流河道与深水弯曲水道两种沉积环境在形成背景、岩性特征、成因机制、地震响应特征(外部形态与内部结构)、沉积充填演化以及流体流变学特征等方面的异同点.  相似文献   
3.
由于大洋板块向大陆板块的不断俯冲,在钦敦-睡宝盆地的中部形成南北向断续分布的火山岛弧。自白垩纪至中新
世,岛弧带的火山喷发整体较为连续,并经历了4个演化时期。由于岛弧带相距周围的区域物源较远,沉积物供给相对不足,火山
喷发强烈时形成的火山碎屑物会成为其附近区域的主要物源。岛弧带的火山活动不仅改变沉积体系的物质组成,还对沉积体系
的展布起到阻挡作用,并在其周围形成新的沉积体系。宽缓的海岸平原-滨浅海沉积背景使盆地具备形成沼泽的先天条件,在偏
离岛弧带不受火山活动影响的地区能够发育大范围的煤系地层,而在受火山活动影响的岛弧带内只发育小范围的煤系地层。由
于持续的火山活动对优质储层的形成不利,应尽量避免在火山影响范围较大的地区寻找有利储层。   相似文献   
4.
歧口凹陷湖盆特征及对油气成藏控制作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分析歧口凹陷湖盆基本特征,剖析构造断裂演化与油气成藏关系,探索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歧口凹陷湖盆自古近纪-新近纪经历了断陷期、断坳转换期、拗陷期三大演化阶段,现今表现为多隆多凹、盆岭相间的分布特征.受区域构造应力场及幕式演化影响,湖盆断裂以NE、近EW向为主,主断裂以侧接、转换为特色.凹陷主要发育潜山构造带、断阶构造带、盖层滑脱型断裂构造带,不同构造带油气成藏模式富集特点差异明显.根据断裂构造与油气成藏关系,认为海陆调解带裂缝油气藏的勘探、远源缓坡区沿断裂构造脊的中浅层勘探及大断裂控制的"Y"字型浅层构造及两侧火成岩勘探是下步工作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5.
桑托斯盆地盐上发育巨厚的前三角洲亚相塞诺曼阶—土伦阶Itajai-Acu组海相泥页岩,该套泥页岩处在未熟—成熟阶段,泥页岩及上下围岩存在超压系统。为研究盐上油气富集规律,利用钻井测试压力、测井等资料,分析异常压力形成原因,并研究异常压力与油气运移成藏的规律。研究认为:桑托斯盆地西南陆架区北部超压为成岩作用所致,中部—南部为生烃作用所致;超压层段的上、下超压波及范围内油气运移方式为超压运移,可以形成常规及非常规油气藏;超压运移中,横向运移距离短,垂向运移距离与压差、储层物性以及埋深等因素相关;超压层上部超压波及范围外以浮力运移为主,沟通烃源岩内部的断裂是油气运移通道,在超压层超压波及范围外上部构造高部位形成常规油气藏。超压运移可形成上生下储常规、非常规油气藏,这一认识拓展了勘探空间,为凹陷及斜坡区勘探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6.
深水弯曲水道是深水扇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深水油气勘探、评价与开发过程中十分复杂且备受重视的储集体。近10
年来,随着高分辨率三维地震数据的应用、现代深海调查、古代露头以及实验流体数值模拟的研究,在深水水道沉积体认识方面不
断有新进展和新发现,陆续在西非、巴西和墨西哥湾等地发现了大型深水油气田。简述了正常曲流河道与深水弯曲水道两种沉积
环境在形成背景、岩性特征、成因机制、地震响应特征(外部形态与内部结构)、沉积充填演化以及流体流变学特征等方面的异同
点。   相似文献   
7.
由于大洋板块向大陆板块的不断俯冲,在钦敦-睡宝盆地的中部形成南北向断续分布的火山岛弧。自白垩纪至中新世,岛弧带的火山喷发整体较为连续,并经历了4个演化时期。由于岛弧带相距周围的区域物源较远,沉积物供给相对不足,火山喷发强烈时形成的火山碎屑物会成为其附近区域的主要物源。岛弧带的火山活动不仅改变沉积体系的物质组成,还对沉积体系的展布起到阻挡作用,并在其周围形成新的沉积体系。宽缓的海岸平原-滨浅海沉积背景使盆地具备形成沼泽的先天条件,在偏离岛弧带不受火山活动影响的地区能够发育大范围的煤系地层,而在受火山活动影响的岛弧带内只发育小范围的煤系地层。由于持续的火山活动对优质储层的形成不利,应尽量避免在火山影响范围较大的地区寻找有利储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