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地质学   2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4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1.
资源优势与西部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阐述我国西部地区自然资源比较优势,在西部可开发资源中,国土资源又占有明显的比较优势,西部国土资源开发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西部国土资源开发应用注意处理好若干方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该文阐述我国西部地区自然资源比较优势 ,在西部可开发资源中 ,国土资源又占有明显的比较优势。西部国土资源开发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也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西部国土资源开发应注意处理好若干方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美国西部开发的进程是从美国建国之初开始的,经历了大约200多年,并在开发过程中取得了许多可贵经验,这些开发经验有些虽然已经是许多年以前的事情,但其中也不乏一些经典之处,值得我国西部开发者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4.
我国在矿产资源规划的编制与实施上取得了史无前例的重要进展。首部《全国矿产资源规划》于2001年4月11日经国务院批准后正式发布实施,这是我国矿政管理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标志着我国矿产资源行政管理的重大转折。全国省级矿产资源规划于2001年5月启动,2002年12月全面审批完成,目前已全由省级人民政府发布  相似文献   
5.
秦岭-大别地区矿产开发与利用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对秦岭-大别地区矿产资源开发的区域经济环境进行了分析,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对矿产资源的潜在价值、提取价值 以及经济效益进行了测算,提出了该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5条措施:即强化矿产勘查工作,保证矿业可持续发展;建设综合性矿物原料基础和加工产业基础;综合开发、综合回收利用;矿产资源开发实行统筹管理、保护性开采利用;重视生态环境的影响和保护,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6.
宏观经济问题在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主导了政治经济的发展进程。20世纪30年代,当美国以及几乎所有的工业国的生产、就业和价格体系崩溃时,经济学家和政治家都在大萧条中艰难地摸索。凯恩斯从解释引致大危机的经济体制出发,探索了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建立,它促使人们更好地理解了如何对付周期性经济危机和刺激长期经济增长等问题,选择宏观调控政策用以影响货币供应、税收、政府支出等,调节经济增长速度,熨平商业周期中过度的通  相似文献   
7.
低品位铁矿资源开发经济分析模型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甲斌  贾文龙 《江苏地质》2008,32(4):324-331
随着铁矿资源选冶技术水平的提升,在国内消费不断扩张及市场价格不断高涨的情况下,使得低品位铁矿资源开发利用的时机日益成熟。通过引入经济品位概念,从量上界定了低品位铁矿资源的具体范畴;以盈亏平衡为基点,导出了计算低品位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临界品位的经济分析模型。在广泛收集相关参数及预计未来铁精矿价格走势的基础上,通过计算,从促进低品位铁矿资源开发利用角度考虑,认为我国低品位铁矿资源开发利用的临界品位定在17%是比较合理的。建议对铁品位在17%及以下的低品位铁矿资源开发实施优惠的激励政策;对铁品位在17%-23%的铁矿资源开发,在目前的经济技术条件下可以不需要政策优惠,但要注重政策引导.  相似文献   
8.
发展优先兼顾环境--关注西部矿产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部地区矿产资源的特点及优势我国西部地区赋存有包括两个世界级构造成矿带在内的三大成矿带和四大含油气盆地,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矿产  相似文献   
9.
中法比较:共话国土整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土整治是许多国家体现政府宏观调控功能的重要手段,它对于协调全局与局部、长远与近期、城市与乡村、发展与环境,以及产业之间、地区之间的利益冲突,合理有效地配置资源,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上世纪后期,西欧各国结合本国经济发展的要求及各地区的特点,分别制定了国土整治方案,其中法国所推行的国土整治和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取得了非常积极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分析秦岭—大别地区矿产资源与开发利用现状 ,划分该区矿产资源经济区和测算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价值 ,提出该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