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地质学   3篇
海洋学   1篇
  2002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苏北黄淮平原第四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淮平原位于长江以北的淮河流域(即里下河地区),沂、沭河下游及部分废黄河道.地理座标约东经,116°50’—121°00’,北纬32°00’—35°10’.面积约80000余平方公里,占江苏省总面积四分之三(图1).区内第四系发育,化石丰富,沉积物厚度达300余米.  相似文献   
2.
<正> 江苏北部及淮河下游一带普遍发育一套河湖相沉积,杨钟健等命名“下草湾系”,时代为中更新世。周明镇、李传夔(1978)确定Youngofiber sinensis (Young)(即过去的Trogontherium sinensis Young)的时代为中新世,地质时代相当或稍晚于浦镇组或洞玄观组。刘冠邦等(1973)曾把泗洪小汪庄,罗庄的下草湾组之上的一套含丰富的瓣鳃类和少量脊椎动物化石的灰白色砂砾岩,创名为泗洪组。江苏区测队二分队曾把泗洪县大红山梅花  相似文献   
3.
南京雨花台组的孢粉组合及其时代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正> 南京附近(包括六合、江宁和江浦)的一套胶结较松散,以棕红、黄、灰色砂砾岩为主的河湖相沉积物;刘季辰、赵汝钧(1924)以雨花台砂砾层为典型剖面,建立雨花台组,时代为始新世。近年来,找到不少化石,从一些动植物化石看,证明了这套砂砾层为同相异期的产物。如江宁方山的洞玄观组,发现安琪马,时代属中新世;浦镇猪头山的砂砾岩,夏树  相似文献   
4.
从软体动物分布谈淮河及长江下游第四纪地层和古地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淮河、长江下游广大地区地势平坦 ,河、湖、港发育 ,第四纪地层出露良好 ,可分为平原区、丘陵区二种类型。第四纪时 ,本地区气温适宜 ,雨量充足 ,河湖密布 ,沼泽宽阔 ,优越的生态环境适合软体动物生存和繁衍 ,因此软体动物属种数量繁多 ,分布广泛。在淮河及其两岸丽蚌 (L amprotula)、矛蚌 (L anceolaria)、曲蚌 (Arconaia)很昌盛 ,长江下游南岸金坛、宜兴蚬科 (Corbiculidae)化石堆积厚可达 1m以上。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