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2篇
地质学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黔东南那哥铜铅多金属矿床位于扬子陆块与华夏陆块的过渡带上,该区经历了自四堡期以来的多期构造活动,岩浆活动频繁,变形-变质强烈,构造形迹复杂;通过深入剖析矿床地质特征,结合区域地质演化史,从铜铅矿化的时空结构分析入手,系统研究了矿体空间定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时间结构上,成矿与重大地质事件关系密切,具有多阶段成矿的特点;在空间结构上,矿体主要受控于尾硐溪断裂,赋存于断裂带走向上的弧形转弯处、断裂面的凹凸变化部位,矿体具膨大狭缩、尖灭再现特点,在空间上具有向W侧伏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湖北省的磷矿资源储量居全国之首,矿床类型以元古宙海相沉积型磷块岩矿床为主,分布集中在五大区域,开发利用条件较好。虽然湖北的磷矿资源勘查近年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但由于资源利用合理度欠缺、磷化工企业规模小、产业链不完善及产业集中度低等原因,对磷矿开发和磷化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制约。磷矿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对建设磷矿开发及磷化工产业集群、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勘查部署上,要根据成矿条件、空间富集规律和勘查开发现状,统一部署,分类开展工作;在产业布局上,以宜昌、保康、荆襄、黄麦岭4大磷化工基地为主体,新建鹤峰、黄梅磷肥基地,打造"一圈多点"式产业集群;在产业关联上,新建磷矿产地与现有磷化工基地之间形成以老带新、以新助老、空间互动的产业格局;在产品分工上,支持现有磷化工基地内的骨干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