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地质学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东营凹陷潜山聚油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综合应用测井、地震、有机地球化学、薄片和储集层物性资料,以伸展盆地构造分析和油气成藏理论为指导,研究了潜山圈闭发育特征,储盖组合,油源及油气运聚条件。研究表明,太古界花岗片麻岩及下古生界灰岩风化壳是潜山油藏主要储集层;上古生界和第三系是潜山油藏的主要盖层;高青,平南潜山油源来自利津、博兴洼陷沙三段、郑家、三庄潜山油源来自利津洼陷沙四段上部;广饶,草桥潜山油源来自牛庄、博兴洼陷沙四段上部;潜山圈  相似文献   
2.
惠民凹陷基山砂体成因及成藏机制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山砂体是沙三段沉积时期发育于惠民凹陷西北部的一套碎屑岩沉积。前人认为它是与东营凹陷有少体相似的深水浊积扇。通过近期对砂体的沉积相、地震相及测井相特征的综合分析,认为基山砂体属三角洲沉积。作为优质储集层,砂体存在三种油藏类型,即构造油藏、岩性油藏与构造-岩性油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