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地质学   2篇
海洋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0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26 毫秒
1
1.
姜斌  苏程 《水文》1992,(2):55-59
一、前言1990年第15号台风于8月25日零时在关岛附近(142.2°E、13.2N°)洋面上生成后,一直稳定地向西北方向移动,我省沿海地区从30日开始受其影响。31日上午10时30分,台风在我省椒江市沿海一带登陆(见图1),登陆时台风中心气压950hPa,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12级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东海陆架盆地西湖凹陷反射地震剖面的详细解释,结合该区域地质背景、构造演化历史和反射地震剖面及其重磁曲线的对比分析结果,对发现的一类处于渐-中新世不整合面的异常反射体的成因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其演化过程。结果表明,发现的21个异常反射体总体分布状况是南部多、北部少,个体之间相互孤立存在,大小基本一致,内部孔隙发育,其密度大于新生代沉积层而小于中生代基底岩石。由此认为,这些异常反射体是渐-中新世在地表处形成的火成岩体,在部分遭受风化剥蚀后被沉积层所覆盖。由于这些火成岩体的周围断层发育,孔隙度较高,且形成时期早于该区域的生烃高峰期,故推测这些异常反射体中可能富集大量油气资源。同时认为,东海陆架结构在该过渡期具有较大的不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分析岩石薄片显微图像中的矿物组成、结构构造、生成顺序、围岩蚀变和次生变化等特征,可以进行岩石种类鉴定、地质构造分析、古地质环境反演等相关研究。对于岩石薄片图像的分析及信息提取目前主要依靠专家进行人工目视解译。而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自动、快速、客观、准确的岩石薄片图像智能分析,将能有效提高相关研究工作的效率,为“大数据+地球系统科学”的研究范式提供基础。本文综述了岩石薄片图像智能分析的相关工作,从技术方法的角度系统归纳和阐述了其一般原理和方法,分类总结了相关应用案例,分析和展望这一领域存在的挑战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