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地质学   1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远超 《安徽地质》2007,17(2):154-157
观赏石是一种可开发利用的经济矿产资源,安徽复杂的地质背景造就了丰富多样的观赏石资源,为了合理开发和利用安徽的观赏石资源,本文对安徽观赏石资源的品种、分布、开发利用现状与前景、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并提出合理开发和利用观赏石资源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详细论述了安徽省细微浸染型金矿成矿带的地质背景,利用遥感影像对其地质背景进行了解译,结合地质、物化探等多种手段,提出了2个细微浸染型金矿的成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淮南八公山石芽地貌景观的考察,初步掌握该景观旅游地质基本状况,认为可作为旅游资源,进一步做地质调查。并向有关部门提出开发建议。  相似文献   
4.
新馆陈列展览以安徽省地质博物馆新馆建设为基础,结合近年来国内外博物馆在建馆目标、功能定位上的经验,将展示内容融入功能分区,充分利用丰富的展示方法进行展示,并对新馆陈列取得的经验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5.
对观赏石的概念及安徽省观赏石资源概况、石质特点进行了论述。提出了安徽观赏石资源开发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江南古陆”东段上溪群变质岩中水母化石的发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地质背景概述 "江南古陆"东段变质岩是指皖南地区分布的上溪群.在以往的资料和文献中,人们将它自下而上分为樟前组、板桥组、木坑组和牛屋组,并与江西的双桥山群、湖南的冷家溪群、板溪群及浙西的双溪坞群进行对比,时代定为中元古代;在大地构造单位的划分上归属于"江南古陆"的东部.由于长期没有发现古生物化石,直到20世纪80年代,对上溪群的时代并无人提出公开质疑.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安徽省各地质时代古生物化石产地进行调查,本文根据《国家古生物化石分级标准(试行)》和《省级古生物化石保护规划编制指南》对安徽省古生物化石产地进行区划研究。结果显示安徽省化石产地主要分布于淮北-宿州、沿江地区和黄山地区。将古生物化石产地划分为3个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特别集中区,3个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集中区和4个一般保护古生物化石集中区。  相似文献   
8.
灵璧石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灵璧石的涵义作了厘定,并运用地质科技理论与手段,对其"黑、响、瘦、透、漏、皱"诸特点的构成机理加以分析研究,进而提出了对其开发利用的设想。  相似文献   
9.
胡远超 《安徽地质》2008,18(3):236-240
安徽古生物化石博物馆的建成,将填补我省缺乏大型、一流自然科学类博物馆的空白。新馆为了达到“世界知名、国内一流”建设目标,突出自然和谐、科学发展的主题,本文就新馆建设定位与展示内容做一探讨,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报道了美颌龙类一新属新种:季氏北票颌龙(Beipiaognathus jiigen. et sp. nov.)。它不仅具有美颌龙科的鉴定特征,如扇形的背椎神经脊和强壮的第一指第一指节,而且具有不同于其他美颌龙类的独具特征:不具有小锯齿的锥形牙齿,较长的尺骨,长而强壮的第二指第一指节,以及较短的尾部。这一发现进一步揭示了美颌龙类具有相当高的分异度,为了解美颌龙类的解剖学特征提供了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