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6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胡绍康 《铀矿地质》1996,12(6):331-335
随着核电事业在我国的发展,对铀资源保证的要求将越来越迫切。这里所指的铀资源保证应包含数量和效益两层意思,而超大型铀矿床则能同时满足对这两方面的要求。因此,在我国寻找超大型铀矿床是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为了确立找矿目标,作者尝试提出了一种将矿床产出地质特征和经济效益相结合的超大型铀矿床分类方案,共划分出3大类13个亚类。结合我国情况,作者认为在7个有远景的类型中,有3个(即Ⅰ-2、Ⅱ-1和Ⅲ-5)在我国最有突破的希望,特别是Ⅲ-5。最后,作者参考国外超大型铀矿床的找矿经验,对于加强我国对超大型铀矿床的探索提出了四点具体意见。  相似文献   
2.
稀土元素已被公认为是判断岩石物质来源的有效地球化学指示剂:而物源,尤其是含矿层的物源(有时包括成矿组分的来源)对区域成矿远景评价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从稀土元素地球化学角度研究了中条山上太古界涑水杂岩、下元古界绛县群、含矿层中条群篦子沟组代表性岩石的物质来源,并从物源(矿源)对含矿层的成铀、成铜远景进行了评价。指出了铀、铜成矿的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3.
大兴安岭西坡及邻区中生代火山岩浆作用的成矿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大兴安岭西坡及邻区是一个有多种大型、超大型矿床的成矿密集区。研究表明燕山中晚期强烈的富碱质火山岩浆作用是这一地区众多金属矿床集中出现的根本原因和物质基础,它也反映了深部壳馒作用过程中物质分异、聚集和演化的地球化学过程。  相似文献   
4.
中、俄、蒙边境成矿密集区与超大型矿床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俄蒙边境地区的地质和成矿作用对比研究表明 ,大兴安岭西坡 东后贝加尔 蒙古东部是一个成矿密集区 ,与晚中生代的板内构造 岩浆活动有关 ,在 1 6 0~1 2 0MaBP期间形成了大量成因相近的多种矿床 ,包括大型和超大型矿床 .  相似文献   
5.
华北地台铀成矿条件及成矿远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就全球而言,前寒武纪是铀元素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成矿期。华北地台是我国出露面积最广、形成时代最老、具有找矿前景的唯一占地台。在综合大量普查、区调资料的基础上,本文详细地论述了华北地台的基本地质特征,并与国外主要产铀占地台进行了对比,强调了地台基底,即原始古陆壳演化成熟程度及成熟期早、晚与铀矿化的关系。据此、并参考其它条件将华北地台划分为6类地区,指出了这些地区的不同找矿前景以及应着重寻找和探索的铀矿类型。  相似文献   
6.
铀成矿作用的基本条件是地壳表层富铀体(层)经各种地质改造作用形成铀元素的相对富集。因此分析研究一个地区铀源体(层)的形成和发育情况以及其分布规律将有助于查明这一区域铀成矿远景。华北地台由数个构造层所组成,其基底约90%由太古代变质岩系组成,10%由早元古代变质岩系组成。地台上覆中、晚元古代、古生代盖层建造及中、新生代的上迭建造都是基底构造层的改造产物。因此基底构造层的岩石建造组合、变质和混合岩化  相似文献   
7.
胡绍康 《国外铀金地质》2001,18(4):203-209,245
文章讨论了有用矿产矿床按辐射危害程度分类,以及在其开采时离子化射线天然源对工作人员、居民和牲畜作用的必要防护问题。划分出4类矿床(无害的、潜在有害的、有害的和特别有害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