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地质学   2篇
  1992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罗天勇 《贵州地质》1992,9(4):345-351
黔西南三叠纪地层厚度4000m±,早中三叠世为被动大陆边缘沉积的台地碳酸盐岩和盆地碎屑岩,沉积相带较全,类型多样,由于印支造山运动,在晚三叠世有江盆地向扬子碳酸盐台地迁移,形成下部的复理石沉积和上部的三角洲沉积,即形成前陆盆地的磨拉石堆积。以上沉积特点反映出黔西南地区三叠纪为典型的周缘前陆盆地。  相似文献   
2.
滑塌角砾岩是由地滑或滑塌作用形成的一种角砾岩,可形成于陆上或水下。这类角砾岩在地史时期分布不广,但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曾在雅鲁藏布地缝合线的南侧发现过滑塌角砾岩,它主要夹于上白垩系地层之中,角砾为大大小小的不同时代、不同岩性的外来岩块,大者可达数十米,小的仅数厘米,岩块角砾分选差,亦无圆化现象,为一套杂乱的堆积物,这套滑塌角砾岩层间还有正常沉积层和浊积岩(复理石)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