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地质学   6篇
  2005年   1篇
  1998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童霆 《物探与化探》1985,9(5):351-356
本区以往是以铁铜矿产为重点。已知矿床中虽有伴生金,但找金工作,未被重视。区域化探(水系沉积物测显)样品采用痕量测金技术(化学光讲法,检出限0 .3ppb),圈出作为找金远景的毛村—丙山—戊县和甲镇两个金的高值(Au>2ppb)区和22处局部金异常。除已知伴生金矿床外,推测10处有找金远景。其中两处,经查证,发现一处中型金矿床和两处有远景的金矿点。金的区域地球化学资料,正使这个地区的地质工作重点,发生着转移。金量区域地球化学分布,呈相互复合的北东(西北部)、北西(东西部)向带状分布,高、低值带相间排布,强度自北而南增强。反映了受北东、北西向两组构造制约的特点。金的局部异常,即位于此两组构造的结点上,呈棋盘格状分布。本文指出甲镇、两山南部,是本区今后找金最有远景的两个地区。本文还对与铁铜成矿作用有关的燕山期中酸性侵入体,作出了含金性的评价,指出以往一直认为不成矿的F岩体,有找金前景,并找到已村、庚村两处金矿点。  相似文献   
2.
洞庭湖的净化作用与微量元素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童霆 《中国地质》1998,(10):33-36
洞庭湖是湘、资、沅、澧四水与长江的汇水盆地,是长江的调节湖泊。湖南省素有“有色金属之乡”的美称,滔滔“四水”所携带的矿质对长江是否构成污染?洞庭湖地区物产丰富,是重要的商品粮和渔业基地,其产品的环境质量如何?  相似文献   
3.
本文根据1:20万竹山幅区域化探的1911件样品28种元素定量分析结果,进行了因子分析方法试验。表明区域化探中因子分析能够提供解释异常中元素组合模式信息,能说明地质构造岩浆岩等地质问题和地球化学的规律。  相似文献   
4.
竹山幅区域化探数据因子计量地球化学图的编制与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R型因子分析方法,处理1:200000竹山幅区域化探(1911件样品,28种元素定量分析)数据,编制了斜参因子计量地球化学图、因子剩余异常图及综合异常图,构成一套综合性指标的地球化学图件。这套图件在解决本区(变质岩)地层划分、岩浆岩圈定、构造预测等基础地质问题是有效的,对区内银金多金属矿产也有一定反映;提出了震旦系郧西群应归属元古界武当群的新认识,已为地质工作者接受。从地球化学数据的地质解译出发,因子地球化学图是地球化学信息的地质推断图,还可使复杂地球化学区的多种地质—地球化学因素得到分解和解释:与单元素地球化学制图相比,能直接获得地球化学的解释信息和清晰的图象显示,使单元素地球化学图解释中的困难以及综合异常图图面负担过重的问题得到一定的解决。因子地球化学图件可作为单元素地球化学制图的一种辅助形式,它有助于区域化探资料的解释与推断。  相似文献   
5.
化探异常的分类、评价和检查方法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焕振  童霆 《物探与化探》1989,13(4):241-251
本文针对目前地矿部各省局在开展探异常检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化探异常的分类、评价和检查的方法以及三者的合理工作程序的意见。提出了化探异常的的三级查证中各查证阶段的目的任务。文章特别强高在异常的踏勘检查阶段中的有关水系沉积物异常源的追踪工作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五种常用的现场追踪异常源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河口三角洲元素含量与矿产资源--以湘资沅澧为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童霆 《第四纪研究》2005,25(3):298-305
基于在研究前人洞庭湖冲积平原区土壤测量资料时发现湘江、资水、沅江、澧水河口三角洲土壤中有明显的成矿元素聚集,且成矿元素的种类、含量与流域内的矿产种类、储量大小密切相关等的资料,以及6年来已经在湘江流域发现了一处巨型锡矿,铜、金矿勘查取得了重大进展的成果,对湘江、资水、沅江、澧水的三角洲及洞庭湖平原长江沉积物中的元素含量做进一步的预测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用河口三角洲沉积物中的元素含量减去背景值后的值与汇水盆地面积、厚度及岩石密度相乘的乘积可以大致预测数万平方公里流域内的矿产储量;2)将沉积物厚度分别规定为1.5m,2m,3m和5m,可大致体现不同地质工作程度所取得的储量;3)6年来锡储量的增加完全证实了预测的一定可靠性;4)利用湘江、资水、沅江、澧水河口三角洲元素含量预测上游流域内矿产储量的可行性,大胆探索了利用洞庭湖沉积物中成矿元素含量预测长江上游100余万平方公里汇水流域内的矿产储量。2004年谢学锦院士与挪威的J.Bogen和R.Ottesen开始酝酿一个全球大科学计划“沿世界主要河流的全球地球化学填图”。计划在世界主要大江大河及其支流的河口共采集2000~2500个组合样,分析其中71~76种元素及一些有机物的含量,用以迅速评估全球矿产资源潜力与环境现状。文章认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