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2篇
地质学   2篇
自然地理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008年,重庆穿洞遗址发掘出一具保存较好的晚更新世大马蹄蝠(Hipposideros armiger)化石,这是中国发现的第5个大马蹄蝠化石地点,同时,也是迄今为止所发现保存最为完整的标本。对该地点化石材料观测显示:大马蹄蝠在与其他翼手目标本进行形态对比时,可以根据其个体大小、颅骨形状及齿式特征等进行多项有效鉴别。在大马蹄蝠演化方面,从化石材料上观察,更新世晚期大马蹄蝠桡骨长度与现生标本基本一致,这反映出大马蹄蝠在更新世晚期其飞翔能力与现生标本相似(桡骨长度增大,这是翼手目与一般哺乳动物相比在演化方面的特化现象)。穿洞大马蹄蝠化石的发现,对研究长江三峡地区第四纪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它证明了更新世晚期时三峡地区有温暖湿润的气候和繁茂的森林植被,并且分布有为翼手目提供居址栖息的大型岩溶洞穴;晚更新世时期,出现于中国其他地区的冰期气候等恶劣环境现象,未曾对长江三峡地区动、植物生存环境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2.
湖北郧西黄龙洞骨化石表面改造痕迹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湖北黄龙洞遗址出土有距今约10万年的7枚晚期智人牙齿化石,以及大量哺乳动物化石,并发掘出石制品和骨制品等。本研究使用光学显微镜、超景深数码显微镜以及三维扫描仪等对该遗址骨化石表面具有明显改造痕迹的标本进行形态学观察,并参考国内外关于标本表面改造痕迹的认识,对痕迹性质(种类)进行鉴定。然后以鉴定工作为基础,对痕迹在骨骼表面的分布组合特征进行量化分析。痕迹研究结果支持了发掘者此前提出的关于黄龙洞骨骼堆积属于原地埋藏的研究结论,并表明:黄龙洞内古人类的狩猎与屠宰等活动,是造成洞穴内骨骼堆积的主要原因;当时古人类可能在居址附近猎获动物后,将动物集中到洞穴内进行过较细致的屠宰。居住在黄龙洞的古人类屠宰技术行为主要有:切割、刮切、砍斫和砸击等。大多数切割痕迹主要是为了剥取肉食,部分位于骨骺端的切割痕迹以及砍斫痕迹是肢解行为的结果,而砸击痕迹则与取食骨髓以及骨器制作的行为有关。与人工痕迹同时出现的动物改造痕迹还反映出食肉动物和啮齿动物对人类遗留在洞穴内的骨骼有一定程度的再利用。  相似文献   
3.
湖北白龙洞古人类遗址是中国较有影响的更新世中期古人类遗址之一。本项工作通过使用日本宾得公司产RS-202N免棱镜型全站仪及美国Autodesk公司产AutoCAD2006计算机软件等,实地采集白龙洞遗址地貌和洞穴形态三维数据,使用计算机建立起遗址地貌数字模型和洞穴居址数字模型。通过数字模型进行多视角观察、分析,认识到这种方法可以实现以三维空间的形式保存和处理多种考古遗存信息,能够提供古人类遗址三维动态的观察视角,以及提供多种用途的遗址三维分析数据和考古专题图等。白龙洞遗址数字模型的测量和观察分析认识到,白龙洞遗址古人类(直立人)具有对洞穴高效开发利用的能力,并且具有在洞穴空间较为高大的区域集中活动的特点;  还可能具有在洞穴内部使用火进行照明的行为;  在居址选择上,白龙洞古人类已经具备对低山地区复杂地貌、开阔视野、干燥居址与近水环境,以及石料集中地和多元食物生境的适应性选择。此外,分析工作还显示洞穴遗址内部堆积物,除古人类活动遗留外,其他土状堆积物的来源可能来自于洞穴内部裂隙。白龙洞遗址数字模型的建立与初步分析,是国内将三维数字模型技术应用于古人类遗址研究的首次尝试。该方法对于获取更多遗址研究信息和多学科综合研究古人类遗址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