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地质学   4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3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笔者运用1∶5万双柳树幅、白雀园幅区域地质调查成果,阐述商城石门冲一带发育的逆冲推覆构造。大别山商城石门冲一带中生代逆冲推覆作用,使本区发育的中—新元古界龟山岩组、下古生界石门冲岩组、上古生界石炭系及中生界朱集组等,不同程度卷入NE向逆冲推覆系统中,形成一系列构造窗、飞来峰和叠瓦状逆冲断层带。逆冲推覆距离最小约为6 km,形成时代约为中侏罗世—晚侏罗世之间,最晚不超过早白垩世。  相似文献   
2.
为查明华北平原某油田采油井密集区的采油场地、输油管线对地下水、土壤污染程度、分布特征,依据《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规范》(DD2008-01)要求,在9个场地采集采集9个水样、31组土样,进行有机组分指标测试。结果表明,地下水样品中,有4个检出石油烃,检出率为50%,检出含量120~1 661μg/L,有2个样品含量大于300μg/L(《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石油烃标准);有5个样品检出其他有机污染组分,为苯、甲苯和苯并[a]芘,均为芳烃类,检出的含量较低,多为目标检出限的1~5倍。采油井周围土壤中石油烃检出含量较高,检出含量多高于万分之一以上,采用重量法百分比表达;在同一场地内不同地点、不同深度土壤石油烃含量极不均匀,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输油管道穿孔对土壤污染严重,输油管(1 m以下)附近土壤颜色变黑,石油烃检出含量高达4.19%;石油开采已经对采油场地附近农田造成污染,某处农田地表(0~0.2 m)处检出石油烃含量为266 mg/kg。初步认为,评价区内地下水石油烃污染主要是采油场地原生态的破坏和事故性污染造成。  相似文献   
3.
为摸清河南濮阳市傍河水源地浅层地下水资源状况,对地下水资源总量进行计算和评价。结果表明,利用水均衡法计算区内地下水补给量为6.122×10~4m~3/d,排泄量为6.126×10~4m~3/d,排泄量略大于补给量,均衡差为0.004×10~4m~3/d,计算水位与实测水位基本接近,表明计算所选参数比较合理,计算的补给量和排泄量比较可靠;采用数值法计算和评价新增水源地允许开采量,水源地地下水补给量与排泄量基本平衡,水位达到稳定状态,水位降深在约定范围之内,说明水源地设计新增1.6×10~4m~3/d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4.
大别造山带沙坪沟特大型斑岩钼矿床年代学及成矿机理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沙坪沟钼矿是我国新发现的最大的斑岩钼矿,位于大别造山带的西缘,是秦岭-大别钼矿带东缘的一部分.主体为隐伏矿床,地表钼矿化较弱,钼矿主要以脉状产于花岗斑岩和石英正长岩中.花岗斑岩是主要赋矿岩体,普遍见有硅化、钾化、黄铁绢英岩化,发育爆发角砾岩,野外观察及钻孔揭示钼矿成矿与斑岩体中的爆发角砾岩有密切关系.地球化学研究显示,...  相似文献   
5.
分布于流溪河等河流中未开发的江心岛具有生态和文化等多重价值,这些未开发的江心岛是广州市碧道建设实施方案中的重点保护对象。外来入侵植物是江心岛生态系统健康发育的潜在危害因素。为了全面掌握广州市主要河流中未经市政开发的江心岛上的入侵植物分布状况,通过现场调查和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研究了广州市珠江水系中22座未开发的江心岛上的入侵植物种类和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在22座未开发的江心岛上,共记录11科26属27种入侵植物,这些物种都为广州市已经记录的入侵植物物种,其中,菊科(Compositae)物种(10种)最多;白花鬼针草(Bidens pilosa)在11座江心岛上分布,光荚含羞草(Mimosa bimucronata)在10座江心岛上分布,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马缨丹(Lantana camara)和南美蟛蜞菊(Sphagneticola trilobata)的分布也较广;东江流域的泊鹤洲上的入侵植物物种(11种)最多,其次为南航道的屎船沙(10种);白花鬼针草、南美蟛蜞菊、薇甘菊、光荚含羞草、五爪金龙(Ipomoea cairica)和原野菟丝子(Cuscut...  相似文献   
6.
青岛地质环境条件较复杂,地质灾害隐患点较多,规模主要为小型。已发现的地质灾害种类有崩塌、滑坡和地面塌陷等3种,其中以崩塌为主,地面塌陷次之。地质灾害的形成受到内、外在因素及人类工程活动的影响。总结每个地质灾害隐患点的规模大小、威胁对象、危害程度、发育时间等特征,概算出危险度和易损度,确定灾害风险度,提出防治建议,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