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地质学   4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2.
桩西地区东营组已发现多个油气藏,东营组本身生油条件较差,油气主要通过断层从更深的沙河街组侧向运移而来。桩南断层、桩古40断层是本区东营组油藏形成的主要油源断层。东营组上段储层发育,要形成油藏侧向封堵条件要求较高。东营组下段泥岩发育,砂岩夹于大段泥岩中,形成油藏条件优于上段。东营组下段有4个砂体,主要含油砂体2个,主要油藏类型为断块构造油藏和岩性构造油藏。  相似文献   
3.
老河口油田是一个斜坡带复式油气田,馆上段是主要含油层系。研究认为,馆上段成藏条件主要有5个方面:(1)馆上段是继承性的平缓单斜构造,低部位是生油凹陷,高部位受到岩性及构造遮挡,具有整体捕获聚油的地质条件;(2)多期发育的油流河砂体形成多个岩性及构造-岩性圈闭,成为本区埋藏浅,数量多,叠加面积大,圈闭类型单一的馆上段油藏;(3)油源供给充足,生储盖配置良好;(4)生油凹陷大量排烃的同时,圈闭已经形成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沾化凹陷长堤潜山披覆构造带的形成机理及发育史,利用三维地震及钻井、试油、试采等资料,解剖了其油气藏分布特点及油气分布规律,证实长堤潜山披覆构造带是一个复式油气聚集带,工堤断层不仅是油气运移的通道,也是油藏的侧向封堵断层,还是该区形成油气藏的主要控制因素。该潜山披覆构造带的中生界、下第三系和上第三系发育有背斜、断块、断鼻、地层超覆及不整合等多种油气藏类型,是一个油气比较富集的潜山披覆构造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