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地质学   7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8篇
  202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市土地配制利益博弈及其法律管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土地资源配置利益博弈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土地资源利益分配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利益主体日趋多元化,分配形式和调节手段日渐多样化,利益分配的矛盾也越来越尖锐。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税制几经变动,到1994年全面实施工商税制改革以来,涉及土地、房地产的税种已扩大到14种,包括耕地占用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房产税、城市房地产税、营业税、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印花税、企业所得税等。由于目前国家征收的所得税是以企业的全部利润为基础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上海市奉贤区农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情况的基础上,提出其完善对策,其中着重论述奉贤区农用土地集中流转模式的改进措施,即建立以农用土地资产经营公司为载体的农用土地承包经营权信托模式。  相似文献   
4.
塔里木盆地西部南北向构造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塔里木盆地是介于青藏高原和天山造山带之间的一个刚性块体,前人在盆地内部相继发现了平行于周边造山带的构造和近东西向构造,并且对这些构造的特征、形成和演化进行了深入研究,但在塔里木盆地始终没有发现南北向构造。本次在塔里木盆地西部发现的南北向构造为断层转折褶皱和断层传播褶皱,主要形成于晚二叠世,反映了塔里木盆地在晚二叠世曾经受到来自西部的挤压作用。在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的远距离效应影响下,吐木休克断裂带附近的南北向构造自古近纪以来又重新活动。  相似文献   
5.
王文革  章振国 《福建地质》2002,21(4):187-194
通过对戴云山巨型环状体西南端上涌地区4幅1:5万区域地质调查,结合区域地质资料综合研究,从火山产物及火山构造空间分布格局分析,初步认为它是以石牛山地区为中心的大型破火山组合群体,其中包括不同时期,不同级别,不同类型的火山构造,是大型破火山经过多期,多旋回,继承性和迁移喷发,同一时期,旋回火山构造多呈同心环状(卫星式)分布,不同时期,旋回火山构造往中心迁移叠置或继承套叠构成巨型环状火山构造面貌。  相似文献   
6.
现行城市土地节约利用法律制度,其立法规定比较零散、不全面,在城市土地节约利用法律制度设计理念和原则、城市土地节约利用政府管制、市场调节、社会调整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问题,亟待完善。  相似文献   
7.
塔里木盆地阿瓦提-巴楚地区褶皱构造特征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区位于塔里木盆地西部,主要跨越巴楚断隆和阿瓦提凹陷两个构造单元。寒武纪以来,研究区主要发育 3个时期、两个方向的褶皱构造。第一期北西向褶皱构造为轴向北西的断层转折褶皱,形成于中寒武世—泥盆纪,它们当时都是一些“水下隆起”,在全区均有分布。第二期南北向褶皱构造为规模相差较大、轴向近南北的断层转折褶皱和少量断层传播褶皱,形成于晚二叠世,发育于吐木休克断裂带附近及其以北的区域,西部背斜构造的幅度、规模都较东部大。第三期北西向褶皱构造为轴向北西的断层传播褶皱,形成于老第三纪—现在,发育于吐木休克断裂带附近及其以南的区域。吐木休克断裂带是形成于老第三纪—现在的右行聚合型走滑断裂带,对研究区发育的褶皱构造主要起破坏和改造作用。研究区的伸展作用过程发生于早二叠世,塔里木盆地进入了克拉通内裂谷形成阶段,出现广泛分布的基性火山岩和基性侵入岩体、岩墙。  相似文献   
8.
歧口凹陷古近系东二段沉积体系空间配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岩心、录井、测井、3D地震、生物组合等资料,对东二段沉积体系进行了重点研究。分析认为,该时期研究区主要发育4种沉积体系。在此基础上结合砂分散体系分析,揭示了东二段沉积期沉积体系的空间配置关系,重建了沉积体系域。其中,扇三角洲发育于沧东断层控制的陡坡背景边缘,呈裙带状分布;辫状河三角洲主要发育在凹陷北部的北塘地区,向南延伸至长芦-新港断层下降盘演变为远岸水下扇;源于北部的远岸水下扇受活动性较强的滨海断层、港西断层和歧中断层的影响,呈多阶梯状分布;埕宁隆起刘官庄地区和沙垒田隆起西部发育较小规模的辫状河三角洲;湖泊的发育主要受控于长芦-新港断层、滨海断层、港西断层、张东断层和歧东断层,滨浅湖发育于增幅台、王岗庄、曹妃甸等地区,半深湖-深湖位于驴驹河、高尘头等地区。基于上述研究,预测研究区存在三个有利勘探区带。  相似文献   
9.
塔里木盆地西部断层的活动性与封闭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区位于塔里木盆地西部,主要跨越巴楚断隆和阿瓦提凹陷两个构造单元.自寒武纪以来,本区主要经历了三次挤压作用,形成了第一期北西向、第二期南北向和第三期北西向褶皱和断裂构造.断层活动性是断层封闭性研究的基础和关键.活动断层的主体部分是开启的,但即使是强烈活动的断层,只要在储层或生油层附近发育较多的泥岩层构成与之相接的泥岩剪切带,断层的这些部分仍然具有封闭性.断层的封闭性应该在断层活动性研究的基础上作进一步分析.塔里木盆地西部断层的活动性与封闭性研究表明,第一期北西向断层在中寒武世-泥盆纪和第三纪-第四纪、第二期南北向断层在晚二叠世和第三纪-第四纪、第三期北西向断层自老第三纪形成以来主体部分分别处于开启状态.  相似文献   
10.
建立合理的城市土地增值回收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土地增值是指由于城市经济发展和土地投资改良以及对土地的规划和管理等而形成的地价上涨.土地增值主要有四种情形:(1)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增长、人口的增加,人类对土地需求日益增大,从而造成土地的供不应求,引起的土地增值;(2)政府对城市基础设施如交通、供电、供水、通讯和公共设施如学校、医院、文化及商业设施等进行投资改造,使城市土地开发利用能获得更高的开发收益,从而导致地价上涨;(3)由于城市规划变化,使土地利用条件发生改变,在变化方向有利于土地高效利用时,引起地价上涨;(4)土地使用者对土地进行投资改造,提高土地效用引起的土地增值.上述四个方面的增值收益从分配角度分析讲,在土地公有的体制下,第一方面的增值属国家所有;第二、三方面两个增值源自城市政府对土地的投资及规划条件改变,故其增值收益应归城市政府所有;只有第四方面的增值属于土地使用者的贡献,增值收益应归土地使用者所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