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地质学   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07 毫秒
1
1.
2.
通过对中棚岩体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探讨其与铀矿化的关系。中棚岩体属于过铝质花岗岩,高钾钙碱性岩石系列。分析认为,岩体具有S型花岗岩特征,为陆壳物质部分熔融的产物,原岩可能为寒武系浅变质砂岩。构造环境判别认为,岩体属于后碰撞花岗岩范畴,在岩石圈伸展作用构造环境下由寒武系部分熔融所形成。岩体的原岩铀含量较高,为富铀的中棚岩体形成奠定了基础,也为后期成矿提供了充足的铀源。  相似文献   
3.
文章简要介绍了诸广中段中山地区的地质背景,认为其具有较好的铀成矿地质条件。区内铀矿体具有"三层楼"式的空间分布特征,主要成脉状、透镜体状产出。铀矿石类型主要为碎裂岩型、硅质角砾岩型及微晶石英脉型。通过对控矿因素的详细分析,认为铀矿化受地层、岩体及其内外接触带和构造的多重控制,但以构造控矿为主,蚀变对矿化具有一定的影响;铀矿化富集中心深部及外围尚有较大的找矿空间,具备较大的找矿潜力,有望进一步扩大铀资源规模。  相似文献   
4.
5.
锂、铀作为重要矿产资源,且在花岗岩中的富集部位存在交集,其成因问题长期备受关注。桂东北紫花坪岩体中的淡色花岗岩Li含量(质量分数)高达678.7×10~(-6)(中细粒二云母花岗岩和中细粒白云母花岗岩),具有富集Li元素的特征。通过对其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与铀成矿关系研究表明:淡色花岗岩具有相对较高的Na__2O、Al__2O_3和F含量,以及较低的K__2O、FeO、MgO和CaO含量,属于过铝质花岗岩;以离子电位5.7为界,淡色花岗岩中的微量元素随Li含量的增加,呈现出高离子电位元素含量增加而低离子电位元素降低的趋势,相对富集Rb、Ta和Hf,具有低ΣREE及重稀土富集特征;岩体中元素富集分带从早到晚、自下而上依次为LREE→Y→HREE→U(Ⅳ)→Zr-Hf→Nb-Ta→Li,花岗岩中的晶质铀矿早于稀有金属形成;铀矿石中As、Ni等元素富集,见地开石及钾交代现象,表明铀成矿过程中经历了热流体作用;结合区域成矿资料及上述结论认为,紫花坪岩体中的淡色花岗岩为泥质源区重熔的产物,其形成与岩浆高程度的结晶分异作用有关,相对靠近重熔界面顶部;淡色中细粒二云母花岗岩为区内主要含铀花岗岩,经历了晚期热流体作用,深部存在铀成矿的可能。  相似文献   
6.
诸广山岩体中段鹿井地区矿床周边常有花岗斑岩脉及煌斑岩脉等晚期岩脉产出。钾长石40Ar-39Ar同位素年代学测试结果表明,花岗斑岩脉与煌斑岩脉侵位年龄分别为116.24±0.49 Ma和128.27±0.86 Ma,是早白垩世地壳伸展的岩浆响应。岩脉记录的岩浆活动时代与鹿井矿田铀成矿作用时代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花岗斑岩脉与铀矿石均具有幔源特征,表明以花岗斑岩为代表的酸性岩浆在为铀矿化提供热源的同时可能还提供了部分成矿物质。在铀成矿作用过程中,以煌斑岩为代表的基性岩浆为铀成矿作用提供了热源、矿化剂、流体及动力条件等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7.
诸广—贵东地区作为华南热液型铀矿最为重要的花岗岩型铀矿大型矿集区,区内发育了大量与铀矿化作用密切相关的基性岩脉。为了厘定区内基性岩年代学数据,更好地约束铀成矿时限,以诸广中段鹿井地区辉绿岩脉为研究对象,开展了40Ar-39Ar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辉绿岩全岩40Ar-39Ar同位素年龄为(171.7±1.6)、(169.1±3.8)Ma,反映鹿井地区在中侏罗世(约170 Ma)发生了一次岩石圈伸展裂解作用。诸广—贵东地区至少存在200、170、140、105和90 Ma 5期基性岩浆活动,195、165、125、90、75和55 Ma 6期铀成矿事件,成矿热液往往紧随每次区域性玄武岩事件之后(5~20 Ma),铀成矿与以辉绿岩墙为代表的区域玄武岩事件有紧密的时间、空间和成因联系。辉绿岩脉与成矿构造上的关联性以及来源于地幔的深部岩浆浅部表现形式的成因特点,决定了其可以为铀成矿提供一定的挥发分(矿化剂)和后期铀沉淀富集场所,提高成矿热液对铀的携带能力,进而促进铀的成矿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