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地质学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藏东察雅—左贡地区吉塘群化石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藏东察雅—左贡地区吉塘群化石的发现及其意义王克勇(贵州地勘局区调院贵阳550005)吉塘群分布于西藏东部类乌齐、察雅吉塘、左贡东达村等地,沿他念他翁山呈北西—南东向狭长条带状展布,是一套变质岩系。笔者于1988—1991年参加察雅、左贡地区1∶20万...  相似文献   
2.
贵州东部“红层”见于天柱城北东3—6公里,残留面积4.3平方公里(图1),由河湖相的紫红色长石石英砂岩夹砂岩及泥岩组成。长期未获生物化石,其时代归属难以肯定。1973年中国地质科学研究院主编的中国地质图集的贵州地质图将该地“红层”视为老第三系;之后,湖南省区调队在测制1:20万会同幅时置于白垩系;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认为其时代属下一中侏罗统的有地质矿产部第八普查勘探大队和贵州区调队。虽然不断地改变该“红层”的时代,但都未获化石依据。近年来,我队对  相似文献   
3.
贵阳乌当中、晚奥陶世地层及其生物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正> 贵阳乌当中、晚奥陶世地层,最早由乐森碍研究,1959年发表了该地的剖面及一个珊瑚贵阳扭心珊瑚(=贵阳乐氏珊瑚)。1965年,林宝玉报道了贵阳乌当黄花冲中奥陶统剖面和一些珊瑚化石。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测制了黄花冲剖面,将下奥陶统与下志留统之间的地层命名为黄花冲组,时代属中奥陶统,并认为缺失晚奥陶世地层。贵州108地质队在黄花冲剖面,发现了晚奥陶世地层的存在,命名为龙井组。  相似文献   
4.
藏东察雅—左汞地区吉塘群化石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相似文献   
5.
藏东八宿怒江桥—邦达一带嘉玉桥群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6.
在西藏八宿怒江桥—邦达一带嘉玉桥群中发现较丰富的化石,其中腕足类有:Neospirifer,Syringothyris?Asyrinxia,Spirifer;牙形石:Palmatodeladelicutula,Palmatolepisgracilissigmoidalis,Spathognathoduscf.Stabilis,Polygnathuspurus;孢子:Leigatosporitisvulgaris,Crasisporatrychera,Sulcatisporitesovatus,Limitisporites,Leiotriletes等。据此对嘉玉桥群的划分和时代进行了重新厘定。  相似文献   
7.
贵州草海第四纪介形类及其古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海位于贵州北西部威宁城附近,长江与珠江分水岭的北侧,属构造岩溶湖泊,海拔2200米左右,面积约45.50平方公里。该区第四纪地层过去未作较详细工作。近年来,我队为了研究草海的演化和泥炭的形成。对该区进行了地表地质调查和钻探,并系统采集了微体古生物样品。经分析在砂质粘土和泥质粉砂层中发现了较丰富的介形类、轮藻和腹足类等化  相似文献   
8.
<正> 1975年,我队在贵阳花溪熊洞山,原独山组下部发现了四排组特有的腕足类Otospirifer daleensis, Alatiformia alatiformis (鲜思远鉴定),且在Otospirifer层之下发现植物Lepidodendropsis?sp., Dictyoxylon? sp.或Aspidiaria? sp.(李星学鉴定);孢子Hystricospo-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