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地质学   2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塔中地区良里塔格组发育巨厚的礁滩相碳酸盐岩,为碳酸盐岩储层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通过对钻井岩心和薄片分析,系统研究了研究区良里塔格组碳酸盐岩的储层岩石学、成岩作用类型和特征,总结了各类成岩作用的识别标志、发育规律及对储集体形成的影响。研究区碳酸盐岩储层的成岩作用包括泥晶化作用、白云石化作用、方解石胶结作用、溶蚀作用、硅化和硅质充填作用,以及压实、压溶作用、破裂作用和自生黄铁矿作用。在此基础上,总结了良里塔格组碳酸盐岩成岩序列及储层孔隙演化规律,认为早期强烈的方解石胶结作用和压实压溶作用降低了储层的孔隙度和渗透率,而溶蚀作用和构造破裂作用对良里塔格组礁滩相碳酸盐岩优质储层的形成具有明显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梨树断陷油气藏分布特征与成藏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松辽盆地南部梨树断陷油气资源丰富、类型多样,西北到东南发育的3条SW—NE走向的断裂带控制了油气的展布和聚集,而油气藏类型从西南深坳到东北斜坡可划分为纯气带、油气带和纯油带等3个呈近NW向展布的油气分布带。梨树断陷发育2套主要的烃源层系,分别为沙河子组和营城组,其有机质丰度、类型相对较好。油源对比表明,梨树断陷原油除了对应2类不同成因烃源岩类型的原油外,还有以两者混源、分布较广的原油。地质及地化指标分析均表明油气沿斜坡、断层从深坳向斜坡运移;通过包裹体分析结合埋藏史和热演化史模拟可见,梨树断陷具有3期成藏且不同地区不同层位差异较大。通过上述分析认为,梨树断陷油气藏与烃源岩成熟演化以及油气向斜坡运移有关,分布具备形成差异聚集的地质条件。梨树断陷具有多期成藏中晚期强调整、多期成藏晚期弱调整以及晚期成藏3种主要油气成藏聚集模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