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地质学   11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1 问题提出榆神府矿区位于鄂尔多斯侏罗纪煤田东北 ,煤炭资源丰富 ,据有关资料 ,其煤炭资源约 80 0× 10 8t,且具有地质构造简单、煤层稳定、倾角平缓、开采技术条件优越等优点。榆神府矿区的开发建设 ,对我国下世纪国民经济发展 ,对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但这一地区又是水资源贫乏和生态环境脆弱区 ,水资源和煤炭资源不平衡。榆神府矿区地处毛乌素沙漠前缘 ,煤系上部大面积分布第四系萨拉乌素组含水层 ,水量相对丰富 ,是当地工农业生产生活供水水源。但由于该含水层直接覆盖于含煤地层上部 ,煤层顶板基岩较薄 ,煤炭开采将…  相似文献   
2.
遥感技术在地表水资源调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用水十分紧缺,为缓解当地工农牧业用水紧张状况,必须科学合理利用好有限的水资源,充分利用好地表水资源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但是许多小流域往往缺少水量资料,在现实情况下建立众多、长期的河流观测点又不可能,遥感技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快速、比较准确的估测流域地表水径流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层次分析法(AHP)在矿山环境地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常矿山环境地质评价采用专家主观赋值的方法来确定影响因子的权重,但是矿山环境地质问题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每一种因素对适宜性的影响是复杂的,因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所以人为因素影响较大.以晋陕蒙矿区矿山环境地质质量评价为例,详细论述了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评价因子权重的过程,增加了赋值的科学性,降低了主观性,取得了满意的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ISO9000:1994版标准为蓝本,在概要阐述煤田地勘行业建立质量体系意义的基础上,针对行业特点,重点介绍了该行业建立质量体系的主要方法和步骤,以及体系文件的主要内容,以期给拟建立质量体系的队伍以启示。  相似文献   
5.
以神北矿区为例,以遥感解译和野外调查为手段,选用煤矿开采初期(1987年)、中期(1992年)及近期(1999年)三期卫星遥感图像,分析了研究区内土地沙漠化三期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对比了煤炭开采区与煤炭未采区土地沙漠化变化趋势的不同,探讨了矿区内沙漠化面积年自然增长率以及煤炭开采对沙漠化影响程度,认为煤炭开发初期环境破坏加剧,造成土地沙化面积增加,矿井正常生产时期,由于环境治理力度加大,土地沙漠化趋势出现逆转,为矿区土地沙漠化恢复治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基于GIS RS与AHP耦合技术的矿山水力侵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晋陕蒙(西)地区的水力侵蚀受控于多种因素。在详尽地分析了影响水力侵蚀的各种因子基础上,确定母质类型、植被覆盖、地貌类型、沟壑密度、地形坡度、土地利用类型、矿山开发面积、降雨强度、水土保持、大风强度作为其主控致灾因子。根据遥感(RS)解译成果,应用GIS分别建立了各主控因子的专题层图,利用先进的层次分析方法(AHP),确定影响水力侵蚀的各致灾因子的权重系数。通过GIS、RS与AHP耦合技术的应用,对各子专题层图进行加权复合叠加,利用频率和频数分布直方图,确定出水力侵蚀的分区阈值,构建水力侵蚀的危险度评价的多源地学信息复合叠加模型,并对水力侵蚀危险度进行了分区评价。水力侵蚀模型的建立,为水力侵蚀的分区评价与预测提供了理论依据,使评价结果更加科学、合理、准确。   相似文献   
7.
白喜庆  沈智慧 《西北地质》2003,36(C00):161-164
矿产资源的开发必然对自然环境造成改变和破坏,产生一些矿山环境地质问题。本文扼要总结介绍了矿山地质环境调查评价的程序、技术手段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以神北矿区为例,从区域环境承载力的概念出发,结合3S技术,系统分析了神北矿区环境承载力的影响因素。并以此为基础,建立神北矿区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环境承载力评价量化模型,对神北矿区环境承载力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评价指标中土地沙漠化、矿山开发、水质环境容量环境承载力超载,分别为-17.8%、-2.6%、-9.8%;水资源量环境承载力可载,为30.8%;矿区综合环境承载力仅为14.1%,说明矿区综合环境容量几达承载极限。   相似文献   
9.
李展  陈江  张覃  沈智慧 《矿物学报》2020,40(5):639-646
磷石膏是湿法磷酸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宗工业固体废弃物,脱除磷石膏中磷、氟等有害杂质是其资源化利用的前提。采用石灰中和法和酸浸法研究了磷石膏中磷、氟的脱除规律,并利用SEM、FTIR、XRD研究了磷、氟脱除过程中磷石膏微观形貌、表面基团和物相组成的变化。结果表明,石灰中和法能有效脱除磷石膏中可溶磷和部分可溶氟,但不能脱除共晶磷,当石灰用量为0.4%、陈化时间为12 h时,磷石膏中可溶磷和可溶氟的脱除率分别为93.27%和29.07%。加温酸浸(55℃,硫酸用量30%)能有效脱除磷石膏中总磷和总氟,其脱除率分别为98.95%和91.07%,酸浸后磷石膏晶体由菱形块状转变为薄片状。常温下增大硫酸用量,磷石膏中磷、氟脱除率增大;常温酸浸(25℃,硫酸用量50%)能有效脱除磷石膏中总磷和总氟,其脱除率分别为95.88%和93.13%,酸浸后产物的形貌转变为长柱状,二水石膏脱水转变为半水石膏,共晶磷的特征吸收峰消失。  相似文献   
10.
榆神府矿区大柳塔井田煤层群采地面沉陷可视化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晋陕蒙能源基地榆神府矿区大柳塔井田的地面沉陷问题,在分析研究区内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的基础上,确立了研究区的评价模型并采用世界上先进的数值模拟评价的FLAC^3D专业软件包,对该矿区煤层群采的地面沉陷情况进行了可视化数值仿真模拟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