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测绘学   1篇
地质学   1篇
自然地理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为从高分辨率图像中提取道路中心线,本文提出了一种有效的基于脊线检测的提取算法。该算法首先对原始图像进行脊线检测得到道路中心线,再利用canny算子检测道路边缘,最后与脊线检测结果算术相与得到最终结果。实验表明该算法检测结果与实际道路中心线吻合度高,简单易行,且鲁棒性好。  相似文献   
2.
单锚锚固的研究均未考虑受锚土体材料固有力学属性对锚固效果的重要影响,甚至也没有对工程锚固参数进行优化设计。依据土体粘结力和内摩擦力的双强度摩擦属性,从砂浆锚固体与残余承载区土体总剪切位移的构成特点出发,分析土锚结构的自承作用,运用界面的剪应力指数分布和弹性理论知识,考虑脱粘条件下残余承载区土体的内摩擦性,建立了残余承载区与主承载区边界非线性剪应力的计算式;通过静力平衡条件,建立了锚杆锚固段长度下限值的计算式。结合算例分析表明:在残余承载区界面,考虑土体内摩擦特性剪应力最大值比未考虑土体内摩擦特性剪应力最大值减少13.9%,同时锚杆锚固段设计长度减少12.5%。锚固土体内摩擦特性能对锚固工程稳定性、提高极限锚固力、减少工程量和降低成本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3.
梁桥  杨小礼  张佳华  周文权 《岩土力学》2016,37(9):2585-2592
基于对数螺旋破坏模式,考虑黏土的非均质特征,采用极限分析上限法推导了盾构隧道掌子面支护力计算公式,通过优化计算得到了不同条件下的最优上限解。采用该破坏模式与已有的模型试验、工程实例进行对比,验证了在非均质土中采用双对数螺旋极限分析上限法的适用性;同时详细分析了在土体不同参数条件下,隧道掌子面支护力、滑动面范围的变化趋势以及工程影响,结果显示在非均质土中,掌子面支护效率的主导因素是初始黏聚力与掌子面超前核心土,最后通过归一化处理得到了非均质土中极限支护力的设计推荐图,可为工程中初步确定盾构隧道掌子面支护压力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