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地质学   3篇
  1995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作者根据人微言轻原油成分之一的脂肪酸及其相应的盐和酯,能部分溶于与油气伴生的地层水中,且可以通过构造裂隙等通道被带到地表,导致地表土壤成分变化之原理,曾对中原油田马厂-三春集试验区作了脂肪酸油、气化探研究:即通过对试验区291个土壤样品脂肪酸总丰度的定量分析;部分土样、原油样、油田水样的气相色谱、色谱-质谱以及碳同位素组成的对比、鉴定。最后,根据脂肪酸的总丰度异常圈出了石油勘探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2.
根据潜江凹陷和东明凹陷油田水有机质的分析资料,本文作者得到如下结论。 1.油田水的地球化学晕是石油生成作用的直接指标. 2.油田水的i—C_4/n—C_4比值可以作为有机质的成熟度指标. 3.苯与甲苯之比值与石油生成作用无关。 4.潜江凹陷下第三系可能没有热裂解气.值得注意的是,东明凹陷的深部层位也许生成一些干气。  相似文献   
3.
本文阐述了我国东部含油气区下第三系中膏盐的沉积特征和某些有机质(如正构脂肪酸,脂肪酸,植醇等)的演化机理及其与油气形成的关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